血府逐瘀汤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

2018-10-16 03:35董得刚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脉证候

董得刚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急性冠脉综合征,英文简称ACS,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该综合征的主要内容,在临床中,又将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称之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而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诊断时,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主要通过心电图进行判断[1]。管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例基础,而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为血小板的活化,同时,炎症反应也与血栓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2,女18例,年龄48~79岁,平均(62.75±10.21);对照组中有男25例,女15例,年龄49~79岁,平均(62.20±10.0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应用常规治疗后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其中,常规治疗主要指采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以及他汀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血府逐瘀汤其中的药物主要可包括当归10 g、赤芍药10 g、生地黄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牛漆10 g、红花10 g,桔梗6 g、枳实6 g、柴胡6 g,甘草3 g,在将上述药房加入500 mL水中煎熬,最终煎熬至200 mL,一日一剂,一次100 mL,即分两次服用,将3周作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2]。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心电图也较为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患者病情有所加重。

1.4 统计学FF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1.0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n(%)]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CRP水平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C反应蛋白(CRP)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CRP水平( ±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CRP水平( ±s)

组别 病例数 中医证候评分 CRP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7.49±1.23 3.15±0.52 25.20±7.08 8.19±3.18观察组 40 7.64±1.45 2.12±0.45 24.57±6.24 3.24±2.05

3 讨 论

急性心机缺血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则主要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中,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统称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原因主要和炎症反应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3]。为此,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也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措施。而在中医中认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是导致心脾肾气虚的主要原因,水湿、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则为内生为标,所以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治疗时,祛邪复杂则是治疗的关键所在[4]。

就血府逐瘀汤而言,在该药房中所包含的桃仁、川芎、赤药、红花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生地、当归具有活血养血,同时具有去淤血而不伤血的作用;枳壳、柴胡则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牛膝具有破淤通经的作用;桔梗可有效作用于学府;甘草则可对该药方中的药物进行调和。而在将上述药物进行联合入药的情况下,则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具体而言,该药方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川芎嗪则可起到抑制血小板集聚、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同时,血府逐瘀汤还具有解除血管痉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患者微循环的作用[5]。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一种慢性炎症过程,且炎症因子在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CRP更是直接反应了机体炎症发音的重要敏感指标,且得到了临床验证。另外,CRP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高浓度CRP与冠心病则可有效促进内皮细胞的增生以及前移,从而促使粥样硬化的形成[6]。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C反应蛋白(CRP)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府逐瘀汤,不仅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而且可抑制炎症反应,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冠脉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