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临床中PICC的应用

2018-10-16 03:35冯爱敏
关键词:置管感染率导管

冯爱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方案的指导,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经过确诊之后的肿瘤患者88例,所有的患者在入院之前都经过详细的检查确诊。从入院资料中可以发现,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20~78岁。所有的患者诊断之后,分别患有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肠癌以及脑肿瘤。根据实验的要求,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根据需要采取PICC技术进行质量,两组患者的最终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指标都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实验方案中确定将对照组患者中采用PICC置管技术,具体的护理方式为:

1.2.1 置管前护理

患者的静脉条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还要将所有的患者都要进行宣教,对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辅导,确保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还要避免因为置管而造成的不良情绪问题,同时还要由护士不断的鼓励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1.2.2 置管的方法

(1)置管中首要选择的就是贵要静脉,如果患者该静脉不能符合要求,可以采用头部静脉或者是肘正中静脉。由于贵要静脉的比较粗且非常的顺直,而静脉瓣相非常少,在患者身体保持垂直状态时,可以更加迅速的进入到上腔静脉中,所以该部分实施穿刺一般都会在一次操作中就可以完成,这也是是首选方案。(2)插管长度要结合患者的情况确定,根据需要上肢左侧部分的长度尺寸应该控制为(41.26±3.84)cm,而右侧则为(37.78±3.84)cm,此时还需要准确的测量双侧上臂臂围。(3)插管操作:首先需要对穿刺实施的位置进行消毒,所有的操作人员都要戴上无菌手套,同时要将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消毒,对管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然后测量的数据进行裁剪,穿刺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针的角度为15~30°,待针头部分发现有回血现象时,应该再插入一定的长度,然后送鞘就可以将针取出,此时可以插入管鞘,导管要进入到静脉内,最后需要将插管鞘以及导丝撤出。最终将穿刺位置实施再次消毒处理,然后固定导管。

1.2.3 并发症预防护理

(1)感染预防护理:感染位置要间隔1~2周就要将敷贴进行更换,但是如果发现其存在有潮湿、污染的情况,则应该立即更换。(2)导管血栓预防护理:使用导管实施液体输送之前,需要使用20 mL生理盐水进行管道的冲洗,化疗结束之后,需要再次进行冲洗处理,然后就是要注射0~10 μ/mL肝素封管。(3)穿刺点渗血: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实施时,需要严格的控制穿刺的角度,尽量的不使用垂直穿刺的情况,还要在患者肢体不受力的情况开始,肌肉僵硬的过程中也不能进行穿刺。(4)静脉炎预防护理:有了有效的控制静脉炎的发生,在进行导管置入的过程中,内径选择要非常的合理,并且在实施的过程,尽量的减少动作状态,置管结束之后,需要时刻的关注置管位置上方的血管走向,同时还要采取热敷或者是硫酸镁敷设的方式,间隔30 min要进行一次,一般是每天敷3次即可,具体的情况需要以患者的状态来确定。(5)导管脱出预防护理:更换敷贴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必要的拉伸操作,此时可以自下而上来进行,将导管应用3 M透明贴进行敷贴处理,对于导管置入外部的部分。(6)导管堵塞预防护理:在对患者实施PICC置管处理之后,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导管堵塞,特别是导管在体内滞留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发生率非常高。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恢复情况、感染率以及睡眠质量方面的指标,同时使用PSQJ指标来判断睡眠质量,以总结出PICC对于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将实验过程的数据全面分析,都转化成百分率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总结出最终的实验效果。

2 结 果

2.1 两组有效率和感染率比较

通过采用PICC置管方式之后,观察组的所有患者的指标都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SQI指标

观察组采取了PICC置管方式之后发现PSQI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患者应用PICC护理后的对比分析 [n(%)]

表2 对比两组 PSQI 指标( ±s)

表2 对比两组 PSQI 指标( ±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4) 12.18±3.41 9.46±2.23观察组(n=44) 12.21±3.58 6.02±1.25 t 0.040 8.926 P 0.968 0.001

3 讨 论

肿瘤患者临床治疗阶段,由于大部分患者都要经过化疗治疗,因为用药量大且长期受到病痛折磨,患者身体状况比较差,还要给身体注射大量的高浓度药物,一般都是静脉注射的方式。

本文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在应用了PICC置管之后,患者是治疗效果达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感染发生率非常低,PSQI指标明显的下降,对于肿瘤患者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彻底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身体恢复也会比较快,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是吻合的。

综上所述,PICC 技术应用到肿瘤质量中具备非常好的效果,感染率大幅下降,患者恢复较快,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使用。

猜你喜欢
置管感染率导管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