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肝癌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16 03:35
关键词:护师肝癌家属

孙 洁

(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2)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肝癌已不再是曾经人们眼中的必死无疑的不治之症。但由于缺乏了解及对于疾病的恐惧,确诊患有肝癌的病人及其家属往往出现极大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和行为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与康复,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幸福感。对于此类现象,肝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便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选取我院入院治疗的30例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心理干预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入院治疗的肝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同等机率下将30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年龄23~67周岁,平均(42.6±9.25)岁。对比作为研究对象的综合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将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及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专业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并根据研究数据,仔细比较两组其临床护理效果。已确定所有研究对象均有正常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无特殊病史,且保证每一位病人达成研究知情协议[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及舒适护理措施。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案的大致内容为:与肺癌患者的相关生理护理、环境护理和常规的情绪疏导。

观察组则在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专业的心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大致分为:肝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患者出院前的心理干预、出院后的心理干预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其具体操作为,在患者进行完肝癌手术之后,如患者出现因伤口疼痛而引起不适的情况,护师应耐心的劝导安慰患者,告知患者出现疼痛感只是肝癌手术后的正常现象,并且随着身体的康复不适感会慢慢消失,让患者不要有心理负担和焦虑感。对于如果出现疼痛严重的患者,护师应及时告知主医生,采取相应的专业手段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面对有严重不良情绪的患者,可联合心理医师进行心理辅导[3]。

1.3 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前,邀请其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其对于我院护师术后护理(已包括心理干预方面)的满意程度及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指数。我们的调查问卷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后,以科学的方法定制而来的。确保经此调查问卷得来的数据有可研究性。其中,病人护理满意指数评价表的大致内容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术后护理及家属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为百分制,分数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成正比,患者的心理健康指数调差表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考察,焦虑、抑郁指数与分数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数据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专业软件SPSS 19.0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选择以(均数±标准差)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患者护理满意指数比较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肝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指数明显高于仅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满意指数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指数对比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肝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患者的焦虑、抑郁指数明显低于仅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指数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指数对比( ±s)

组别 例数 焦虑、抑郁指数观察组 15 32.74±2.33对照组 15 39.98±2.97 P<0.05

3 讨 论

对于很多人来说,肝癌是一给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确诊患有肝癌的病人及其家属往往出现极大的负面情绪,甚至进行自残自杀等十分危险且极端的行为,这些情绪和行为极大的影响了病人的正常治疗与康复,降低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幸福感,甚至形成边缘性社会人格,形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对于此类现象,肝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便显得格外重要。

在病人手术后至出院前这段期间,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而这样的治疗措施又常常有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出现,影响患者的外貌形像,往往导致患者出现自卑、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严重者会在造成心理阴影或出现性格逆转等情况。所以,为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之后,将此类情绪带出医院,带回家中,影响患者与亲朋好友的正常相处及康复之后是否能够较为快速的回归正常生活。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是并不可少的,护师应为需要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耐心讲解放化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早日康复要有信心。在患者出院之后,院方应本着尽职尽责的医者仁心,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如: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安排病友联谊等。在此期间,护师仍不能放松对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视程度,并且应增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如:向患者普及相关的康复健康知识;对患者做出耐心的健康指导;赠送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资料;定期患者是否有如期进行复查及是否按时服药;建议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告诫患者一定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数量;指导患者在家进行自主简易康复训练。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也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面对患者康复的薄弱环节,应进行重点、规范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除此之外,护师还有义务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家属往往是患者的主要精神支柱和康复治疗的主要帮手,而面对至亲至爱的人遭受病魔折磨,患者家属也常常出现严重的心里问题,特别是患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等。若患者家属出现不良情绪或心里问题,对于患病者的快速康复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阻力,所以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同样万万不可忽视。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或健康教育时,应建议家属旁听,如此一来,一方面能使家属对于患者现阶段的病情和应该做怎样的康复治疗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可以更好的配合护师对肝癌患者进行顺利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患者家属对于患者能够早日康复的信心,促进病人早日实现康复[4]。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指数明显高于仅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指数也得到了改善。因此,笔者认为肝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治疗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幸福指数,还有利用形成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大力推广[5]。

猜你喜欢
护师肝癌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更 正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记“疫”·心灵的桥梁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爱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