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CT、IL-6、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

2018-10-16 06:34吴兆艳李业山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存活年龄炎症

吴兆艳,杨 刚,李业山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COPD患者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影响患者长期预后且与院内病死率增加相关[2]。 呼吸道感染是AECOPD的主要原因[3],其发病机制与炎症细胞激活、浸润并释放炎症因子引起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有关,AECOPD相关的炎症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4]。 有研究显示AECOPD患者血清CRP和PCT含量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AECOPD严重感染常导致患者死亡[5]。本研究旨在比较AECOPD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PCT、IL-6、CRP表达水平的差异,结合临床病情、血气分析、并发症等,进一步分析其在AECOPD患者病情严重度中的预测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6];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符合急性加重期标准。排除标准:有肺部手术史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脓肿等肺部疾病患者;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患者;近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最终纳入AECOPD患者66例,其中45例患者死亡,21例患者存活。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层发现,年龄≥80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80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于AECOPD患者临床上治疗主要为针对病因治疗,明确COPD急性加重的各项诱因,如诱因为感染诱发则加强抗感染治疗等。其次为对症支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及营养支持治疗。

1.3 检测方法 AECOPD患者入组后2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常规行高速分离后取血清-20℃冷藏,并于取样后12 h内完成相关检测,采用罗氏(德国)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PCT、IL-6、CRP采用日本 OLYMPUS 公司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PCT的参考范围取0~0.046 ng/L,CRP参考范围取0~8 mg/L,IL-6参考值0~5000 mg/L。操作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AECOPD患者早期血清PCT、IL-6、CRP水平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ECOPD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的血清PCT、IL-6、CRP水平总体比较 死亡组患者早期血清PCT、IL-6、CRP水平均较存活组升高(P<0.05)。在并发症方面,死亡组32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7例并发肺部感染,31例伴有Ⅱ型呼吸衰竭,11例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存活组仅4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无肺部感染;1例伴有Ⅱ型呼吸衰竭,9例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死亡组肺源性心脏病及Ⅱ型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肺部

感染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8,P=0.138;χ2=2.298,P=0.130)。见表2。

表2 AECOPD患者两组PCT、IL-6、CRP水平及并发症比较[M(P25,P75)]

2.2 不同年龄AECOPD血清PCT、IL-6、CRP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水平的AECOPD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死亡组均较存活组升高(P<0.05)。见表3。

2.3 AECOPD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显示,AECOPD患者血清PCT的AUC ROC最大,为0.855(95%CI0.749~0.961)。见表4。

表3 不同年龄段AECOPD患者两组血清PCT、IL-6、CRP水平比较[M(P25,P75)]

表4 AECOPD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COP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COPD影响全球约1.745亿(2.4%)人口,在2015年,COPD造成320万人死亡[7]。这些死亡中90%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且预计死亡人数将进一步增加[8]。年龄和吸烟是COPD和其他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常导致COPD患者表现出多种并存的合并症[9]。本研究显示,AECOPD患者总体年龄偏大,在年龄≥80岁患者中的死亡风险更高,具体原因不详,值得临床更进一步探讨。

COPD一旦形成,常反复发作,且其病情可随着急性加重次数的增加而加重,然而其长期预后的预测具有挑战性。PCT在正常代谢下,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产生,健康人血清中PCT含量极低,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尤其是在细菌感染/脓毒症状态下,PCT可明显升高并释放入血[10]。有研究显示PCT浓度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PCT可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的预后[11]。IL-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参与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12]。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CRP在COPD中的作用主要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13]。有研究显示,与COPD稳定期患者相比较,AECOPD患者IL-6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14]。张艳平等[15]发现AECOPD患者血清CRP与PCT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敏感,且对AECOPD患者的预后评估较为准确。Grolimund 等[16]也证实PCT水平在AECOPD患者病死率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PCT水平每升高1 μg/L,医院病死率增加1.85倍[17]。我们的研究也同样显示AECOPD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均升高,相对存活组,死亡组患者升高,但与患者年龄大小无相关性。三者预测其死亡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其中以PCT最高。本研究也发现死亡组患者常见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及Ⅱ型呼吸衰竭,较存活组明显增高。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发现AECOPD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肺心病失代偿、Ⅱ型呼吸衰竭并发症。单纯的肺功能检查在COPD诊断中虽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AECOPD患者可操作性较差,实施起来难度高,故本研究没有收集AECOPD患者肺功能,也是研究的不足之处[18]。

目前最常见的多参数评分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DOSE 指数并不能反映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而ADO 指数仅用于初步评估轻中度 COPD 患者,并不能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19]。血清PCT、IL-6、CRP监测具有简便,快捷,操作性强,干扰性小等优点,联合监测PCT、IL-6、CRP对COPD疾病活动的判断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0]。我们的研究显示,结合临床病情、血气分析、并发症等,PCT、IL-6、CRP对AECOPD病情严重度的预测价值良好,可作为AECOPD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生化标志物,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存活年龄炎症
变小的年龄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年龄歧视
算年龄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