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长征精神 培养爱国情感

2018-10-16 01:19颜阿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泸定桥长征路长征

颜阿珠

[摘 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壮举,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少年儿童正是人生中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对少年儿童进行长征精神教育,激励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坚定爱国主义情感十分必要。

[关键词] 长征精神;爱国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少年儿童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对少年儿童进行长征精神教育,激励青少年继承革命傳统,坚定爱国主义情感十分必要。这里以“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长征精神,并最终把长征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格和素质,让爱国主义情感植根学生心中。

一、知识竞答导入,巩固长征知识

本课学习的内容为历史知识,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二课时的导入时我设计“长征知识竞答环节”。课件出示考题,让小组学生抢答。班级6人一个小组,共有8个小组进行知识竞答,获胜小组奖励“长征勋章”。学生在小组竞答比赛的激励下,课前认真预习长征知识,课上发言十分踊跃,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小组合作探究,重走长征之路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我设计了“重走长征路”学习单,让学生结合课本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找找红军长征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按顺序填写在学习单上。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做好分工,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负责找,共同完成学习单。教师根据同学们找到的困难引领全班同学重走长征路: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甘肃会宁三大主力军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寻找长征中遇到的困难,合作完成学习单,既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又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长征认知。

三、故事分享交流,感悟长征精神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长征中的英雄事迹,体验长征胜利来之不易,我设计了“长征故事分享会”的环节,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分享”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同时,我准备了“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三个视频片断,在学生交流的过程穿插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去体验、去感悟。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更清楚地感悟到了红军战士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如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时,先点名请同学上台给大家讲故事,接着让学生读一篇文章《大渡河上的史诗》,交流战士们在飞夺泸定桥遇到的困难,初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后播放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深入体会长征精神。此时,学生对红军长征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再引导学生交流观后感想,学生的豪迈情感在这一刻喷薄而出。最后一个环节,师生齐诵诗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四、联系生活实际,走好人生长征路

品德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感知、感受,还要内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因此,课末我设计了辨析问答环节,提问学生:“有的人认为长征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我们的生活变好了,所以说:长征精神已经过时了!你同意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认识到不管何时何地长征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教育教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我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举例来说一说理由,有的学生结合自己运动会上的经历来谈感受:有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女子800米的项目,跑到最后50米的时候,我摔了一跤就放弃了,学了这一课,我觉得下次我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要再坚持一下,学习红军不向困难低头,勇往直前的精神。至此,长征精神已经内化为学生的意志品质,而爱国主义情感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玉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公民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3]陈金庞.长征精神代代传[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泸定桥长征路长征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勇夺泸定桥
——根据课文《勇夺泸定桥》编写
追寻长征路
泸定桥(外二首)
走好新的长征路
飞夺泸定桥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