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信息素养养成实施策略探索

2018-10-16 01:19邱一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社交交流

邱一峰

[摘 要] 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应丰富网络课外活动,通过正确的网络社交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从网络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不沉迷網络。

[关键词] 信息素养;实施策略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各种对新事物满是好奇心,总要寻找机会去尝试。教师应采取多种途径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矫正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潜心研究并逐步掌握在社交网络中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与原则,使之正确区分网络与现实。

1.明确初中生信息素养内涵,引导学生注意力合理转移

目前,很多初中生因缺少家人的陪护与监管,网络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之一。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反思网络的作用,却沉迷网络从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教师必须开门见山地告诉孩子们通过课堂学习可以完善诸多能力,借助网络拓宽自己的知识获得范围,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便利自己的生活,并能够和时代紧密接触,而不只是进行低端的网络游戏、聊天等。当孩子们在面对教师所推介的众多介绍图形、文字和视频材料时,他们一定会更加意识到信息技术的神奇力量,感受到新的时代所迫切需要的人才标准,愿意静下心、埋下头研究信息技术,聆听教师的指导。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加工转化、传递与创新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开放学生的创客工作实验室,通过协同合作,展示各自的作品,经过实践应用,学生们从自己用学习的信息技术来逐一化解多个问题,促使他们愿意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钻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一举多得。

2.激励大胆设想并实施,提升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动手能力

流行的创客文化,许多内容缺乏创新,这是目前国内教育制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扎克伯格,Facebook的创始人,学生时代就有想法、有能力,当然也经历过无数次的挫败。教师可借此引导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形成自己的独特创意,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鼓励他们有更多的新的设想并付诸实施。教师可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有益的学生竞赛活动,和同龄人比赛;可以激励大家利用自媒体展示自己的学习活动;介绍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将自己通过网络学习学会的新软件介绍给同学们;还可以自己学习编写小程序。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向使用计算机在网络中强化本领,通过长期的钻研和分享,加上教师的恰当指引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新收获,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可以将孩子们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中拯救出来。

3.重视情感教育,让网络社交回归现实

网络背景下的很多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大幅度减少,家庭中的亲情一定程度上有所淡化。作为教育者,如何将孩子从社交网络拉回到现实中,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愿意主动和家人交流,形成基本的分辨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

年轻且缺乏经验的初中生在面对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时很容易轻信别人,部分学生甚至出现离家出走寻找网络上的好友的现象。孩子们遇到问题不愿意和亲人交流而是向网友倾诉,家长的过于溺爱和少交流让孩子们缺少与亲人的情感互动。此时,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学生网络上的表达,设置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适当与孩子进行沟通,拓展与其交流的方法。也许这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现状,但只要我们愿意主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最真实的情感与孩子进行沟通,一定会对孩子有所改变,因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一大特质是互动,互动意味着平等,平等其实也是教育的特质。教师和家长一定要用好这种便于交流的互动平台,家长增加陪伴,教师做好引导,融入孩子的生活并增强对他们内心世界的知晓。

初中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孩子们用好和家人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将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打开心扉和家人交流的同时又可以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学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两者都是一样的重同要,均不可忽略。首先,老师要提醒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这是安全进行社交网络活动的前提保障。其次,在此基础上正确如何合理利用,让学生在网络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继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作为一种新型交流工具,加强学生、家长与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交流,保障孩子心理素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宇阳.初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

[2]张辉容.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测评模型构建[J].中国电话教育,2017(09).

猜你喜欢
初中生社交交流
社交之城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此交流,太暖!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