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8-10-16 01:19高小兵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中生价值观

高小兵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历史知识,还要通过历史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本文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学科是高中学科体系的关键部分,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资源,可以促进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现状分析

1.历史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新滞后

历史教科书的更新时间较为缓慢,不会每年进行更新,使得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有出入;虽然都有过教材的更新,但还是不够及时,阻碍了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不能因为价值观教育的兴起而发生改变,教师只能根据目前原有的教学内容从中寻找可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突破点,这样会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的同时,也违反了教学规律,使得历史教学效率降低。

2.应试教育体制下社会缺乏对高中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视

虽然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但其在整个教学计划当中占据的地位还没能够引起反响。新课程改革中指出,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最大的因素就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造成的。

3.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忽视

我国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才刚刚提出,没有成熟的实践教学理论支持,没有成功的历史教学案例可以借鉴,这是历史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遇到的难题,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价值观教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从属地位,大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和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好地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历史知识点的教学上。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具体教学策略

1.营造出公正、平等、合作的校园环境

学校就像个小型的社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体现了每个人的价值倾向,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对学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和行为都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交流时说话的语气和价值观的取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通过日常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营造出公正、公平、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通过价值判断的方式引导价值观念的形成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高中生进行历史材料阅读,培养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价值倾向的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是进行死板的灌输,当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或者是某些历史人物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激烈的讨论,促使学生的想法发生碰撞,从中判断出正确的价值倾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价值观的渗透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体验社会的实践活动,对社会有更多层面的认识,将学生所学到的历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的意義。另外,教师通过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丰富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和时代感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兴趣,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好地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开展生活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存在意义,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64-66.

[2]孔艳春.在“三生教育”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例谈[J].亚太教育,2015(29):28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高中生价值观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