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优教 提高物理课堂效益

2018-10-16 01:19徐军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9期
关键词:年龄特点初中生教学效果

徐军

[摘 要] 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年龄特点,达成高效课堂。本文主要从好奇心、好问心、好玩心、好胜心这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生;年龄特点;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在初二年级开设,学生年龄一般在14、1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同时,孩子都比较喜欢相互交流和表达,甚至还会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其特点是:好奇、好问、好玩、好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并能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工作,那么课堂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好奇心指学生对某一事(或物)产生极大的兴趣,由此兴趣来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学习。老师要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实验出发,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兴趣需求。

1.有的学生对物理学习只是出自一种本能的兴趣,他们只满足现象明显或震撼的实验,希望老师多设计一些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如在上对流这一节课时,老师呈现一个实验:一烧瓶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烧瓶颈部,直至水沸腾,学生惊奇的发现烧瓶底的小金鱼依然快活的游弋着,此时学生发出阵阵惊叹声,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寻找实验的原理。

2.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感兴趣,他们通过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享受快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學活动时多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过程中提高能力,同时在课后安排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实践性作业:如温度计、土电话、杆秤、浮沉子、简易密度计等学生们都很有兴趣,愿意去尝试。

二、课堂教学引发好问心

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好问是学生一大特点,有学生存在对知识点不理解,或有关于某些实验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还有其他不同方法或方案等疑惑。这些问题的产生首先要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去思考,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内课外好问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比较注重个人形象,特别是中学生,尤其在异性同学面前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好的评价,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少说或不说,这样就不暴露自己的弱点,有时还装出一副高冷的样子。二是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原因缺乏自信,不敢去质疑。三是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还处于不完全平等状态,老师一言堂的教学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这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去思考提问。所以,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三、课堂教学满足好玩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准确操作实验步骤,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报告,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实验素养。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时,可以事先分好合作小组,由每一小组的组长管理。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步中注重观察,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好玩的心理驱使下会积极参与,投入到实验的全过程中。

四、课堂教学刺激好胜心

初中生好胜心强,教师可以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争论,拓展他们思维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创造潜能,提高创新意识。

如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大部分学生有个前概念的想法,人离平面镜越远,像就变小,离平面镜越近,像变大,像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学生的认为显然与平面镜成像规律相矛盾,且坚持认为“眼见为实”,为此与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争论不休。为除去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我启发学生用两只相同的蜡烛做这个实验,并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并再提问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学生顿悟到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将这种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妍.简析缓解初中生物理畏惧感[J].才智,2017(01).

[2]丁玲.初中生物理学业情绪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年龄特点初中生教学效果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简谈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改编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