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8-10-17 00:50孟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乘积血钙激素水平

孟嵩

透析技术是治疗尿毒症的常用手段, 可有效清除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在治疗过程中, 可诱发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而后者又可诱发血管、心瓣膜钙化、骨骼畸形等严重并发症, 使死亡风险大大增加[1]。本文对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治疗的109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排除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疾病。按照透析方法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54例)和腹膜透析组(55例), 血液透析组中男31例, 女23例;年龄33~79岁, 平均年龄(58.59±7.35)岁;腹膜透析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31~78岁, 平均年龄(58.19±7.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液透析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采用AK96型透析机(瑞典金宝公司), 碳酸氢盐透析液, 血流量为250 ml/min,透析时间4h/次, 透析3次/周。腹膜透析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 采用Y型透析装置、Oianeal透析液(美国Baxter公司), 持续性透析, 交换透析液4次/d, 2 L/次。甲状旁腺激素>300 pg/ml 时 , 患者口服骨化三醇 , 0.25 μg/次 , 1次/d;甲状旁腺激素>500 pg/ml 时, 骨化三醇增至0.50 μg /次。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 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分别于透析前、晨起空腹抽血,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进行血磷、钙、甲状旁腺激素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发生情况及透析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发生情况比较 血液透析组高磷、高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35.19%、24.07%高于腹膜透析组的10.91%、9.09%, 低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9.26%低于腹膜透析组的25.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比较 两组患者透析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3个月,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低于本组透析前, 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本组透析前, 腹膜透析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本组透析前;且血液透析组血钙低于腹膜透析组,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高于腹膜透析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6个月, 血液透析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本组透析前, 血磷、钙磷乘积均高于本组透析前, 腹膜透析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本组透析前;且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低于腹膜透析组, 血磷、钙磷乘积均高于腹膜透析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发生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比较(±s)

注:与本组透析前比较, aP<0.05;与腹膜透析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钙(mmol/L) 血磷(mmol/L) 钙磷乘积(mg2/dl2) 甲状旁腺激素(pg/ml)血液透析组 54 透析前 2.34±0.61 1.51±0.73 3.42±0.45 483.42±51.97透析后3个月 2.11±0.44ab 1.73±0.64ab 3.66±0.26ab 567.17±62.34ab透析后6个月 1.97±0.21ab 1.91±0.49ab 3.62±0.19ab 163.13±39.43a腹膜透析组 55 透析前 2.33±0.59 1.50±0.69 3.43±0.41 482.94±50.95透析后3个月 2.27±0.29 1.47±0.51 3.34±0.26 536.32±58.78a透析后6个月 2.21±0.32 1.44±0.46 3.19±0.19 164.21±37.36a

3 讨论

尿毒症是在肾功能衰竭期, 由于肾脏功能不可逆性、持续性减退引起的大量代谢和毒性物质的产生导致的全身中毒现象。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透析技术协助肾脏排泄功能, 以清除体内毒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以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但长期透析, 容易导致钙磷代谢紊乱, 进一步引起骨痛、骨骼畸形等并发症, 并加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 危及患者生命。据报道[3], 钙磷失调可引起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心室肥大等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磷水平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 促进血管的快速钙化[4]。本研究中,血液透析组高血磷发生率35.19%, 尽管低于资料报道的血液透析患者52%的高血磷发生率[5], 但仍较高, 明显高于本研究中腹膜透析组的发生率。

血液透析组高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均高于腹膜透析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磷水平可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且发生血管钙化的可能性更高。

腹膜透析患者由于腹膜超滤水分功能的控制、腹腔容量等的影响[6], 患者食欲减退, 使蛋白质、磷、钙等物质的摄入减少。而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则不受影响, 蛋白质、矿物质摄入相对较多。同时腹膜透析患者可通过尿液排出部分磷,而血液透析患者多为无尿、少尿状态, 难以通过尿液排除磷[7,8]。上述因素导致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低于血液透析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 腹膜透析在降低血磷的同时, 也丢失了大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容易引起水钠潴留[9,10]。因此应加强对腹膜透析的质量管理。在透析过程中,对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治疗, 有效控制甲状旁腺激素。

综上所述, 相较于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对钙磷代谢控制较为理想。由于两种血液透析方式各有优缺点, 在临床工作中, 应根据患者特点合理选择透析方式。

猜你喜欢
乘积血钙激素水平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乘积最大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三种肉牛品种血液中部分激素水平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