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疼痛护理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8-10-17 00:50唐绮玲曾秋萍钟婷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8期
关键词:胸外科个性化疼痛

唐绮玲 曾秋萍 钟婷娟

普胸外科患者涉及的范围较广, 无论是肺脏、纵膈和胸壁等病变, 不管是否需要外科手术, 均伴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由于患者疼痛感比较剧烈, 所以患者极易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会导致患者病情复杂化[1]。因此, 除了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 也需要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 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 促进患者康复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2]。本文选取115例普胸外科术后患者研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5例普胸外科术后患者。纳入标准:满足普胸外科手术指征的疾病, 如肺占位、肺大泡、食管占位、脓气胸等其他。排除标准:对止痛药物依赖、吸毒、神经系统障碍及病危患者。其中肺部病变(肺占位、肺大泡)81例, 食管病变11例, 纵膈肿瘤7例, 其他(脓气胸、胸壁损伤等)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男/女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8 38.4±13.9 34/24 9.8±3.3试验组 57 37.2±10.0a 31/26a 8.8±3.7a t/χ2 0.531 0.593 1.530 P>0.05 >0.05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及日常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3], 具体措施为:①成立个性化疼痛护理小组,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家庭和经济情况等, 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 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②术前术后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指导其学会放松身心, 多鼓励、多安慰等, 从而缓解患者焦虑和不良情绪, 避免增加疼痛敏感程度。尤其是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消除患者对留置引流管的恐惧。③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疼痛相关的知识, 例如对疼痛的认识和描述, 如何对疼痛进行评价及如何缓解疼痛等, 让患者了解疼痛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尽可能避免出现恐慌等情绪, 保持冷静和积极的心情有助于疼痛减轻。另外, 尽量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误解和镇痛药物的忧虑, 尤其是对药物成瘾的错误认识, 使患者积极、正确的配合治疗。④普胸患者无论手术与否, 均会有明显的疼痛。因此, 必须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 应该及时、有效的评估患者疼痛等级, 根据疼痛程度配合医师制定详细的镇痛计划,并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自控镇痛泵等。⑤对于手术后或有局部明显肿痛等患者, 予以红外微波治疗仪照射伤口或局部, 可以促进消肿, 从而减轻疼痛程度。⑥在患者恢复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和陪伴患者积极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胸廓等活动能力, 训练幅度从小到大, 由弱到强。⑦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和安静的环境, 减少周遭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同时, 需要指导和帮助摆好舒适的体位, 如膝胸侧卧等, 家属也可以对患者四肢等部位进行按摩, 分散疼痛导致的不适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 观察比较SAS、SDS评分及满意度情况。采用VAS进行疼痛评分:0~10代表无痛至最剧烈疼痛, 评分升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强。采用SAS、SDS进行情绪评分, <50分为正常, ≥50分说明存在焦虑和抑郁表现。采用本科自制调查表进行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调查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第1天,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第3天及出院时, 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天 术后第2天 术后第3天 出院时对照组 58 6.5±0.9 5.9±0.8 4.7±0.8 2.1±0.8试验组 57 6.3±1.0 4.7±1.0a 3.3±0.9a 1.8±0.6a t 1.128 7.112 8.820 2.272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对照组 58 61.9±8.3 66.1±8.2试验组 57 43.5±8.8a 44.1±8.3a t 11.537 14.298 P<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普胸手术通常创伤比较大, 术后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多方面影响, 例如因疼痛减少咳嗽、翻身等会增加肺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疼痛刺激导致精神状态差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对普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尽可能减小疼痛给患者病情恢复带来的影响[4]。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第1天,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能是因为术后刚开始执行个性化疼痛护理, 所以两组患者对术后疼痛主观反应无明显差异。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及出院时, 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常规护理,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普胸外科术后有效的减轻疼痛体验, 有利于患者康复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5]。反之, 对照组患者疼痛感觉相对明显, 长时间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精神负担。普胸外科患者由于对手术了解少、术后引流管道刺激、麻醉和术区疼痛, 容易出现心悸、气促、食欲差、失眠和舒适感差等不适, 从而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及较低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 同时也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更为满意, 创造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本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护理忽视了患者的疼痛护理,无法及时对患者的疼痛诉求及负面情绪或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 护理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足。因此, 为了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 个性化疼痛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7,8]。

总之, 个性化疼痛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普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 极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胸外科个性化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疼痛不简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