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2018-10-17 03:57靳海霞张欣欣
山西农经 2018年17期
关键词:平泉土地利用土地

□靳海霞 张欣欣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800)

2016年,平泉从“全国文明县城”跨向“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经济强市、魅力平泉成为重要任务。平泉从一个山区不发达的县进步到全国文明城市,是以生态文明为基本要求,合理进行土地规划,各类用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面临更大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既保障经济发展,又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对建设文明城市意义重大。

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近几年我国学者开始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理论和实际应用展开研究,相继提出两者协调度分析、耦合关系研究以及预测评价模型[1-3],总体上以大区域的研究为主,小区域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平泉市2011—2015年数据,旨在分析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为该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平泉市(118°12'—119°15'E,40°41'—41°21'N)位于河北省的东北,以中山为主,占整个地域56.23%,其次为平地和低山,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是典型的资源型山区市,储藏矿产资源46种,已探明储量并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19种,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采矿权企业88家。平泉市总面积约3 300 km2,据2015年平泉市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资料,平泉市土地总面积33万hm2,主要土地类型农用地,占73.74%,其中,林地13.25万hm2,耕地4.86万hm2,林地所占比例最高,为54.45%。平泉市属燕山地区季风气候和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450 mm,降雨集中在7、8、9月份,夏季高温多雨,平泉是瀑河、老牛河、老哈河、大凌河的发源地。平泉市以农业带动发展,初步形成了玉米、山杏、食用菌等综合利用的经济链条,并发展成熟。

近年,平泉市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坚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矿山复垦披绿”和“矿山绿色改造”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文的初始数据来源于2012—2016年《平泉市统计年鉴》、2008—2020年平泉市《城市总体规划》。

2 评价体系和模型

2.1 建立指标体系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1-3],采用协调度模型,结合平泉市的实际情况,在咨询行业专家基础上,遵循科学性、主导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选取土地7个指标,生态6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土地与生态子系统评价指标

2.2 评价模型

2.2.1 权重及指标无量纲化

权重确定采用变异系数法,通过变异系数得出要素间差异程度,变异系数计算公式:

式(1)中,Ci为变异系数;σi为标准差,是平均值。

权重计算公式:

指标无量纲化采用极值法处理:

2.2.2 评价模型建立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M(X)为土地利用评价函数、N(Y)为生态环境评价函数。

式(5)~(6)中,a为土地利用指标个数;b为生态环境指标个数;Xi、Yj分别为无量纲化值;Wi、Wj为指标权重;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函数:

式(7)中:H为协调度,在[0,1]范围内,H趋向1,表现总体程度偏高,H减小,总体状态会降低。

为更好反映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构建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数:

式(8)~(9)中,U为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数;α、β为系数,由于两个子系统比重相同,所以各取0.5;V为协调发展度。

参照刘莉、刘朝旭、张琴琴[1-3]等评价标准,结合平泉市资源环境状况,划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标准如表2。

表2 发展度评价标准

表3 平泉市2011-2015年原始数据评价指标值

表4 平泉市2011-2015年发展度评价结果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本文选用平泉市2011—2015年数据,用变异系数计算权重,对土地因子与生态环境因子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得到平泉市土地评价函数M(X)和生态环境评价函数N(Y)以及协调发展度V,原始数据如表3,评价结果如表4。土地与生态评价函数如图1。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变化如图2。

图1 2011—2015年平泉市土地与生态评价结果图

图2 2011—2015年平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变化

平泉市2011—2015年均为中级型协调发展,其中土地利用因子M(X)值总体接近于0.1,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因子N(Y)值稳定在0.1左右,亟待加强建设,2011—2015年M(Y)值均小于N(Y)的值,结合评价类型,根据平泉市建设的现状,利用土地的压力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要重点提高市域生态质量,加强政策监管,实现区域向更优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探究平泉市两大因子的协调关系,平泉市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统筹规划村集体,把污染降到最低,增加防护林的面积,预防风沙的侵害,改善河流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今后应继续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坚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着重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当地主要产业,不断完善产业循环链条。

猜你喜欢
平泉土地利用土地
平泉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做实联动监督“后半篇文章”
我爱这土地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平泉: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加速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平泉发改局:打好立县富民“三张牌”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分土地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