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

2018-10-18 11:23周方园
中医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潜血胃镜检查

周方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其主要症状为呕血、黑便、血便等,少数患者会同时出现血容量减少的现象。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胆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出血性胃炎、胃癌等均会导致其发生。该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还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1],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整体疗效不理想。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的发展与完善,再加上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中医药疗法在上消化道治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性成果。2016年3月—2017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2岁,平均(53.6±2.4)岁;病程最短1 h,最长5 h,平均(2.8±0.9) h;出血性胃炎24例,胃癌15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治疗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3岁,平均(54.5±2.2)岁;病程最短1 h,最长4 h,平均(2.7±0.8) h;出血性胃炎25例,胃癌16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中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及体征:黑便或呕血症状明显,同时伴随明显的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头晕、血压降低等一系列周围循环衰竭症状。②内镜检查:未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有出血病灶存在。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关于呕血、便血的标准。证候诊断:①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吐血呈现紫黯或红色,伴随脘腹胀闷,大便呈现黑色,石质红,苔黄腻,脉滑。②脾不统血,血一脉外证:吐血或黑便时轻时重且缠绵不止,血色呈现暗淡状,舌质淡,脉细弱。③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呕血或黑便不止,舌淡白,苔白润,脉微欲绝。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由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93560,规格20 mg),20 mg/次,加入250 mL氯化钠溶液,2次/d,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1021896,规格5mL:1 g) 3 g和氨甲苯酸注射液(由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2024041,规格0.1 g)0.4 g,加入250 mL 9 g/L的氯化钠溶液,1次/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禁食、补血等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生地黄炭、炒白术各12 g,三七粉、白及炭各10 g,党参片15 g,茯苓18 g,大黄炭8 g,甘草片6 g。加减:脾胃虚弱严重者,加沙参、麦冬各12 g,石斛10 g;肝郁化热严重者,加栀子、青皮、牡丹皮各10 g。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于治疗3 d后判定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3]相关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大便潜血检查结果为阴性,7 d内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不存在出血现象,各项血液指标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连续3次大便潜血检查结果均为阴性,7 d内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不存在出血现象,各项血液指标基本趋于正常状态。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连续3次大便潜血检验结果均为阴性,7 d内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不存在活动性出血现象,各项血液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大便潜血检查、7 d内胃镜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出现加重趋势。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49,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1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对比

6.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7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血便、黑便或呕血,同时伴随发热、贫血等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4]。本病具有较大的临床治疗难度,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方法尽管可使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达不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奥美拉唑是临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西药之一,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抑酸效果良好,且起效迅速,对胃酸分泌的作用力比较持久,药效强,针对各种胃部疾病或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临床实践发现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很容易出现腹泻、腹胀、便秘、头痛等一系列副反应,从而对整体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大大增加患者身心痛苦。

中医学治疗技术作为传统文化瑰宝,其近年来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并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医学将上消化道出血纳入到“便血”“血症”“吐血”等范畴中,其主要治疗目标为止血,但单纯止血又会导致体内瘀血过度累积的情况,因此在止血的同时还要祛瘀,只有这样才能为新鲜血液生成提供保障,达到预期的标本兼治的目标。止血并健脾的治疗方案既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又有利于气血双补,帮助患者有效的调养身体[5]。

本组研究中,治疗组在止血的同时予以健脾和中的治疗原则中药汤剂,方中三七粉止血效果良好,白及炭、生地黄炭以及大黄炭等均可发挥良好的滋阴、健脾化瘀、凉血等治疗功效,联合使用后可将其自身优势更好的发挥出现,实现散瘀和止血的治疗作用;茯苓、炒白术、甘草及党参等中药的主要作用在于健脾滋阴,联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同时帮助患者更好的调养身体,实现内外兼治,进一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及可对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进行有效抑制,使血管脆性得到改善;三七粉可快速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并使凝血酶原活化时间显著缩短;大黄中的葱醌类诶衍生物对血小板凝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凝血时间显著缩短。三药合用的基础上既可实现止血又不留瘀,化瘀的同时也不会对正气造成损伤。除此之外既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出现药物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药性作用时间比较长,可使治疗效果显著增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柏龙[6]等相关学者在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呈现一致性。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可实现标本兼治,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在详细了解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根本致病原因后对其疾病类型进行确定,予以全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可对疾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缓解病痛,而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潜血胃镜检查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大便潜血 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