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

2018-10-18 11:23杜小正姚小强张婷卓李兴兰
中医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根型压痛针刀

杜小正,袁 博,姚小强,张婷卓,李兴兰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73002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颈部过度疲劳导致关节错位、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关节增生等刺激脊神经根产生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使该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人群也越趋年轻化[1]。西医学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而传统中医学治疗该病发挥重要优势[2]。临床最常用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是针刺疗法治疗周期长,对一些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欠佳。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明显的特色[3-4],具有辨位定点的特点,运用针刀松解术消除颈部组织的异常高应力,从而发挥治疗目的。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笔者采用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中心门诊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平均(45.4 ± 9.3)岁;病程平均(18.7±8.1)个月。对照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平均(47.8±8.8)岁;病程平均(19.3±7.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有颈椎慢性劳损、外伤史,颈椎有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中年人,长期伏案工作,慢性发病。③症状和体征:颈部出现疼痛不适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同时在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肌肉萎缩,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感觉减弱,颈部活动受限,牵拉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④实验室检查:颈椎X线片检查提示颈椎关节增生,颈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孔变小;CT或MRI检查提示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 ②病患自愿配合治疗(包括毫针针刺或针刀),并签署同意书者;③积极配合治疗及观察者;④患者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②有手术指征者;③凝血功能差,不宜做针刀者;④颈椎肿瘤、结核及老年骨质疏松症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双侧颈夹脊、患侧风池、天柱、肩井、肩髎、肩贞、曲池、外关、后溪、合谷、阿是。操作方法:患者采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肩部,保持呼吸畅通,穴位局部以碘伏常规消毒,以直径为0.30 mm、长度为40 mm的一次性华成牌针灸针针刺,各穴位均采用捻转泻法,1次/d,留针30 min/次,连续6 d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1 d。

治疗组给予颈六刀松解疗法,选穴:压痛点1(在颈椎X线片病变显示相对应椎体或查体阳性压痛椎体的棘突间);压痛点2,3[压痛点1旁开(2.0±0.5) cm范围内即关节突关节左右];压痛点4(在压痛点1上位或下位棘突间);压痛点5,6[在压痛点4旁开(2.0±0.5) cm范围内即关节突关节左右]。操作方法:患者采取俯卧位,精神放松,自然呼吸,压痛点局部以乙醇常规消毒,选用直径为0.30 mm、长度为40 mm 的乐灸牌针刀。压痛点1,4: 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快速刺入皮肤,进针深度1 cm左右,当刀下有坚韧感,患者诉有酸麻重胀等针感时,第1步先纵向剥离1~2下,第2步将针体倾斜和脊柱纵轴方向形成30°夹角,在棘突上缘沿棘突矢状面纵行剥离1~2下,出刀。压痛点2,3,5,6:刀口线平行于躯干纵轴,刀体垂直于关节突骨面,刺入皮下至颈椎关节突关节,疏通剥离,切开1~2刀即可[6]。1 周治疗2次。

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法

对所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日本田中靖久制定的20分量表法予以症状与主诉、体征、手的功能及工作和生活能力4个方面的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7]。

5.2 疼痛评分法

用视觉模拟VAS 评分法评定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根据疼痛程度不同分别给予0~10分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疼痛的程度评出分数[8]。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相关标准。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行动自如,工作恢复正常,证候积分改善率≥90%。显效:体征消失,活动不受限,仅感疼痛不适,证候积分改善率为70%~<90%。有效:症状好转,疼痛减轻,活动轻度受限,证候积分改善率为30%~<7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证候积分改善率<3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4.24,P<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20分量表法评分对比

见表2。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对比

见表3。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发病总数的50%~70%。该病由于颈椎生物力学失衡,颈椎应力改变导致颈椎间盘、相邻的关节组织增生以及退行性改变,从而刺激相应神经根而引起以神经分布区疼痛、麻木等不适[9]。该病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由于前者创伤较大,费用昂贵,风险系数高,并且术后易复发[10],故保守疗法现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西医学并无特效治疗手段,传统中医学发挥重要优势。针刺作为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并且无不良反应[11]。研究[12]发现:针灸可调节机体的自律神经系统,降低神经的应激能力,缓解血管痉挛,促进新陈代谢,消除患处炎性水肿,修复病变组织得以,消除临床症状与体征。

针刀疗法结合了传统针刺中针的“针身”以及西医学手术刀“刀头”的相关原理,通过针刀手法治疗起到切割、剥离的治疗手段[13]。研究[14-15]发现:针刀疗法能够调整颈部肌力的平衡,松解颈部关节囊,剥离粘连组织,改善颈部局部的缺血与缺氧,重新建立颈椎的力学平衡,同时还可缓解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痉挛和松解粘连。颈六刀疗法是甘肃省名中医王海东提出的采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特色治疗方法,他认为引起颈椎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颈段脊柱力学平衡失调,力学平衡失调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关节移位、椎体滑脱或骨质增生等骨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椎管、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因而产生相应脊神经根的挤压,继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16]。颈六刀疗法从人体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调节颈椎的力学平衡,选取患者颈椎X线片病变显示相对应椎体或查体阳性压痛椎体的棘突间以及周围关节突关节(即压痛点1~6),通过针刀剥离疏通斜角肌(前、中、后)、肩胛提肌、颈夹肌及关节囊、颈部浅深筋膜,有效降低异常软组织对颈部神经、血管的牵拉、卡压,有效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从而缓解颈部肌肉张力,消除刺激神经根引起以神经分布区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17]。

本研究结果显示:颈六刀松解疗法与普通毫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能升高患者20分量表评分,降低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 、77.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颈六刀松解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症状,而且临床疗效优于临床常用的普通毫针刺法。

猜你喜欢
根型压痛针刀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