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龄及文化程度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

2018-10-18 09:47王晓风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9期
关键词:倦怠感分值门诊

王晓风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14)

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同于病房区护理人员,门诊护理往往面临的患者人数多、年龄层次跨度大,同时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差异较大,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使得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极易产生倦怠感[1]。倦怠心理是影响工作质量与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若护理人员出现倦怠心理,易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因此,笔者分析了护龄及文化程度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以期持续改善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门诊注射室工作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19~36岁,平均(28.6±4.3)岁;护龄1~14年,平均(7.62±1.56)年,其中<5年者22名,5~10年者26名,>10年者16名;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为:中专学历28名,大专学历20名,本科学历16名。

2 研究方法

应用职业倦怠量表(MBI量表)评估64名门诊注射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总结不同护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

3 疗效观察

3.1 评定标准 MBI量表主要对参与者情绪衰竭、工作添堵及成就感3方面进行评估,按结果评分判断倦怠心理。无倦怠感:分值小于50分;轻度倦怠感:分值为50~75分;中度倦怠感:分值为76~100;重度倦怠感:分值大于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不同护龄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比较护龄越长MBI评分越高,即护龄>10年的护理工作人员MBI评分高于护龄<5年及5~10年的人员(p<0.05),护龄5~10年的护理工作人员MBI评分高于护龄<5年的人员(p<0.05)。见表1。

表1 不同护龄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比较(例)

(2)不同文化程度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比较 文化程度越低MBI评分越高,即中专护龄MBI评分高于大专与本科评分(p<0.05),大专龄MBI评分高于本科评分(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比较(例)

4 讨论

门诊注射室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重要窗口,工作量大,工作细节烦琐,因而对护理人员的身心素质要求比较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长期承受较其他岗位更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离职率逐年升高。为此,寻找影响护理人员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并以此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探讨了护龄及文化程度两方面因素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护龄、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倦怠感明显要比其他护龄及学历的护理人员强烈。原因可能与护龄时间越长及文化程度较低者对护理工作的应对方面较多,且应对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压力也更大[3]。所以医院相关科室应对护龄较长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护理人员进行关心及情志干预,消除及降低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

此外,对于工作倦怠感的干预,还可以采用中医情志干预法。工作倦怠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由于护理人员工作、心理原因,容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且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月经易引起气血及精神匮乏,出现情绪低落及思维迟缓等症状。因此根据肝脏生理功能,笔者以舒肝养血调经为治疗原则,开具调经养血汤治疗。组成:熟地黄12 g,当归身15 g,阿胶珠12 g,丹参30 g,炒白芍18 g,柴胡6 g,陈皮9 g,香附9 g,炒杜仲12 g,川续断片12 g,桑寄生30 g,甘草片3 g。方中熟地黄、当归身、阿胶、白芍养血,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固腰肾,丹参、香附、陈皮活血调经,柴胡疏肝,诸药共同作用,可达到养血调经的目的。同时,在药物使用的基础上还可以鼓励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在平常生活中多参加运动,如散步、跑步、打羽毛球等。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大脑会分泌内啡肽,产生欢乐、愉快及满足的感觉,有效缓解压力及抑郁。

综上所述,护龄及文化程度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影响较大,医院相关科室应加强对护龄较长及文化程度较低护理人员的关心及对症干预,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门诊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倦怠感分值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中学生过程写作的思考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自我调节及破解策略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