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改革带来的影响

2018-10-18 12:11竺家慧
文理导航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麦游戏幼儿

竺家慧

【摘 要】自课程游戏化改革以来,幼儿和老师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从室内搬到了室外,固定的上课时间变成了将教学内容融入一日活动中,从老师制定规则变为幼儿自己讨论制定规则,孩子们不再拘束于千篇一律的应试教育,而是能够通过游戏化的课程学习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内容,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同时也为孩子们将来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期望……

【关键词】教学地点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

平时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我家的孩子太皮了,只会玩,不愿意学习。在之前我也认为这些孩子就是所谓的“坏孩子”。但自我园实施课程游戏化以后来,我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我认为玩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何不利用这一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教学地点的改变

以前,我们的课堂就是教室,孩子们整齐地坐成一排排,认真听老师讲课。但是现在,孩子的兴趣在哪,哪里就是课堂。幼儿园中的果园、种植地、小山坡……都是孩子的课堂。

我们幼儿园是乡村幼儿园,在幼儿园周围有着大片的田野,我们也经常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乡间小路走走,欣赏一下大自然的风景。有一次我们在走农田时,孩子对小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围绕小麦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从发现不一样的小麦→观察小麦→金色麦田→捡麦穗→踩小麦→漾小麦→磨面粉,活动有老师预设的,也有幼儿生成的。随着孩子对活动的深入我们发现了很多小麦的秘密,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小麦的乐趣。

列举我们在活动时的一个场景:在将小麦晒干后我们进行了踩小麦的活动。孩子们先是找来了一块大大的布,四个小朋友每人拉着一个角,将布铺在地上。孩子们将晒干的小麦平铺在布上,我们可以踩小麦啦!孩子们一拥而上,都想去踩小麦!可是布上容纳不了这么多小朋友。这时徐静怡提醒到:“大家都不要挤,我们可以分两批去踩。”卫昊宸说:“那我要先去踩!”徐静怡又说道:“不行!第一第二排先踩,然后再第三第四排吧!”卫昊宸说:“那好吧!”孩子在麦秆上跳着、笑着,非常的开心。踩完小麦后沈墨和黄懿两个人自告奋勇地把麦秆拿到了一边,漏出了底下的小麦。旁边的孩子也都赶紧把掉落在地上的麦粒捡了起来,放回到了布上面。接着我们开始漾麦了。朱书珩奶奶给我们做了专业的指导。用手将小麦捧起来,手指微微张开一条缝,让麦子从指缝里流下去,微风将细小的垃圾吹走。后来我们发现用手漾小麦有点慢,于是我们又找来了小的扁,用扁来漾小麦,速度一下子加快了好多。一会会就把小麦漾好了。将小麦漾好后,我们将小麦放在了扁里晒干,为以后将小麦磨成面粉做准备。

从户外基地活动到活动室的大讨论,在活动中将幼儿零散的生活经验整合和提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观察。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在生活情景中幼儿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体验活动,过程中老师当好幼儿鼓励者、支持者、合作者。精彩的小故事在不断发生,幼儿的认知能力、科学思考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在不断提升。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最大的改变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第一,孩子自己做时间的主人

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总是老师在引导,现在是户外时间了,请孩子们小便排队,我们出去户外游戏了;现在要吃饭了,小朋友去洗手吃饭了……这样就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很被动。

可视化时间表,在我们班级里也有,是原来的秋冬时间表,当时制作的时候,是拍了孩子们每个活动环节的照片,请孩子们粘贴在每个时间段内,是很固定的,一开始孩子会去看看接下来要干嘛了,久而久之,孩子们便不再关注了。

于是我们开始讨论如何做一个灵活的、幼儿能自己控制的时间表。于是我们开始讨论用什么材料,讨论时间表上有什么,怎样区分这个时间,怎样将这些我们一天中做的事情,安排到时间表中。在活动中我们也遇到过难题,但都一起想办法解决了,如:在将我们一天中做的事情,安排到时间表中时,孩子们对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了,还是对应不起来的,对时间的概念也是比较模糊的,于是我先跟孩子们介绍了我们时钟型上的时间和孩子一天的生活,一一对应,做了介绍,让孩子初步了解从早上来园后,慢慢的到离园的整个一个过程。徐梓曦说:“我画的是娃娃家,是我们在玩区域游戏。”周哲毅说:“我画的是老师在给我们讲故事。”张雪琦说:“我画的是小朋友们在睡觉”。我引导孩子们将自己画的活动,一一用钉子固定在对应的时间区域中。在时钟型的计划表上,一部分是固定环节,像午睡、中饭、离园这些都是固定的,然后像户外游戏,我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这次我请孩子们用图钉的形式固定,这样更加方便和孩子们一起做出调整。

课程游戏化改革后,作为一线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给我带来惊喜,从前,都是教师组织发动游戏,到现在孩子们自发的游戏越来越多,这让我们的时间安排也变得越来越有弹性,目前这个弹性时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接下来,我想尝试让孩子自己计划合理安排一部分时间。在时间表上,很多地方,我贴上了一个问号,让孩子们把一些自发的游戏画下来,贴上去,尝试将被动化为主动,逐渐的,慢慢放手让孩子去做时间的主人。

第二,孩子自己制定规则

在区角游戏时有一位男孩子叫沈墨、一位女孩子叫黄懿,他们都选择了去理发店做理发师,男孩子沈墨正在给一位顾客理发,女孩子黄懿则在理发店中烧饭。如果是在以前,我肯定会制止黄懿的行为,告诉她这不符合规则。可是在今天我没有干涉孩子,我只是默默拍下了照片,在活动后就出现的情景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我问孩子们“在这张照片里你们看到了什么?”范静怡说:“黄懿在烧饭!”马上就有小朋友说道:“黄懿怎么在理发店里烧饭呀?”“理发店里不能烧饭的。”黄懿马上说道:“理发店的师傅也要吃饭的,不然要饿肚子的。”沈墨说:“对的,肚子饿了就没有力气理发了。”沈郁琦说:“那是要给他们吃饭的,不然头发都要剪坏掉了。”我问道:“有客人的时候可以烧饭吗?”有的孩子说:“不可以。”有的孩子说:“可以。”黄懿说:“没有客人的时候就可以烧饭了。”沈郁琦说:“童媛媛不是在理发吗?”黄懿说:“童媛媛是沈墨在给她理发!我正好有空。”最后我们达成协议:“在不影响客人理发的情况下可以烧饭做菜。”

在以前,孩子们活动中的规则都是由老师来制定的,但是现在我与孩子通过讨论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一起来制定游戏规则。并且由于是大班,所以大部分都是由孩子自己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孩子在游戏时更加自由、愉悦,活动后共同讨论更是能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在活动中我们真正做到了以儿童发展为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我会将课程游戏化精神融入一日活动中,争取做到一日皆游戏,处处皆课堂。希望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可以尽情地发挥出他们无穷的想象力,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和老师、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学习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面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积极参与到每一次课程化游戏中,如果碰到不理解的时候,还可以向老师和同学们提问,在游戏化课程中,只要说得有道理,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老师,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但可以增进友谊,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课程化改革任重道远,我将在幼儿教育这条道路上奋力前行,为孩子们的将来上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美)黛安,劳拉.幼儿园创造性课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猜你喜欢
小麦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