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

2018-10-18 12:03陈梦非肖振兴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陈梦非 肖振兴

摘 要:自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相关变量,包括存贷比、不良贷款率、非利息收入占比以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从相关性上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中小商业银行应从风险把控、经营和业务模式以及不良资产的控制上防范和避免利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成本效率;不良贷款率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0-0151-01

引言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初始于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对同行拆借利率的管制,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对贷款利率下限全面放开管制,并于2015年放开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从根本上改革了我国的金融体制,促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改革。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虽卓有成效,但欲建立健全的利率市场化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小商业银行可根据市场状况自主制定利率,这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既给予其增长利润机会,又增加了其经营的风险。当中小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时会衍生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如何对其进行运营和管理、如何降低运营风险、控制不良资产、提升自身竞争力,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小商业银行不同于国有银行,在资金上、技术上、管理上和人员上中小商业银行基础较薄弱,提升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有力途径,就是提高利率。因而,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的影响对其长远发展有重大作用。

一、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影响分析

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从银行内部相关变量如存贷比、不良贷款率、非利息收入占比以及资产收益率等进行分析。其中,存贷比、资产收益率对中小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有正向影响,而非利息收入占比、不良贷款率则与银行成本效率显著负相关。

1.不良贷款率(NLR—non-performingloanratio)。不良贷款率越高,中小商業银行成本效率越低。原因在于不良贷款率的升高会对银行年终盈余额有一定的冲击,会降低银行的资金周转速度,恶化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会造成中小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变小,激化了银行业的价格竞争。

2.非利息收入占比(NIRR—Non-interestincomeratio)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的影响呈反相关。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的丰富和创新上,需要引进或开发新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成本和时间。开发新业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有消极影响。

3.资产收益率(ROA—?Returnonassets)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之间相关性为正向相关。即中小商业银行成本营利能力越强,资产收益率越高,中小商业银行越能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提高成本效率。

4.存贷比(LTD—loan-to-depositratio)和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之间相关性为正向相关。存贷比比值越高,表明中小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数就越多;在合理控制不良贷款率的基础上,良性贷款越多,表明银行利润越高,盈利越多,对中小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二、中小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以下方面建议。

1.优化经营模式,革新业务模块。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小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差变小,随着银行规模和业务的扩张,风险也在加剧。中小商业银行可创新业务模块,丰富业务类型,充分利用自身地灵活性和自主性,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尤其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间业务上大力推进转型和创新。

2.强化风险意识,优化风险管理系统。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小商业银行拥有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决定权,因此会密切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化,动态性地调整利率,使得存贷款利率浮动更加频繁和剧烈,因而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中小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利率传导渠道,积极主动地建立、维护和更新本银行的大数据库,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预测体系。此外,优化风险管理,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我国银行业在预测金融风险上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进行风险趋势预测和评估,对银行业书记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专业化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上,尚缺乏技术型人才,因而,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注重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注重对现有人员潜能的开发。二是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要加快构建银行业大数据库,利用网络优势,积极收集和获取真实数据,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更有效、高效地控制利率。

3.加大资产控制力度,降低不良贷款率。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小商业银行为获取更高的利润而降低贷款利率,重视贷款数量而忽视贷款质量。而中小商业银行的多数客户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较薄弱,违约风险较大,导致其不良贷款持续增多,加大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债务成本,危及中小商业银行的正常资金运转。因此,在资产控制上,中小商业银行应慎重进行资料审查,贷款发放后定期跟踪、监管并强化控制力度,并动态性地将信贷情况反馈给银行,做好存档。此外,中小商业银行应对贷款的等级进行合理分类,完善客户资金数据信息库,全方位科学分析客户信息,减少不良贷款,尽量避免坏账、呆账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何康.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效率吗——来自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禁言证据[J].南方经济,2015,(8).

[2] 左峥,唐兴国,刘艺哲.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否会提高银行风险[J].财经科学,2014,(2).

[3] 金拓.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J].吉林金融研究,2016,(3).

[4] 贾国杰.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财税金融,2016,(3).

[5] 林嘉新.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5,(8).

[6] 王月卉.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

[7] 谭元戎,等.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6):47-53.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分析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分析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