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实证研究

2018-10-18 12:03邓秀武杨翠红安敬美卢海军吕秀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新时代

邓秀武 杨翠红 安敬美 卢海军 吕秀慧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进入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金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回顾过去,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从未停止过,但虽历经多次体制改革与调整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滦平县农村信用社抓住此次改革契机,于2012年成功改制成为滦平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对滦平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改革动因以及改革的目标、主要过程进行整理,从制度绩效、经营绩效和支农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农商行的改革绩效评价模型,期望研究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能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0-0152-03

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综合绩效的评估,在对农村信用社现有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以期实现综合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本文基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从制度、经营和支农三个方面的绩效来综合评价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果。当前现有的文献大多忽略了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没有考虑到农村信用社产权体制、治理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影响。通过对滦平县信用社改革前后绩效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观察到一些可能被忽略的有价值的线索,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一些政策性的意见。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自建立以来历经了多次改革。建国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是信用社的建立和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58—1979年)是信用社经历波折时期;第三阶段(1980—1995年)是信用社的恢复、改革和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96至今)是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

二、滦平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

滦平县联社先后加入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结算渠道畅通;银行卡发行量迅速扩张,加入银联后,银行卡可以在全國范围内使用;POS机和ATM机等自助机稳步推进,网上银行正在筹备中,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依托网络业务系统,开办了代理发放财政粮补、代发工资等各类中间业务,确保了联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资金实力进一步提高。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滦平县联社着力于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三会一层”分工明确,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职责上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滦平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对目前学者们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结合滦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的具体情况,重新构建了适合滦平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滦平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制度绩效指标

农村信用社最根本的是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三种制度改革方案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运作方式进行改制,不搞一刀切,预期达到“花钱买机制”的效果。因此,作为最根本的改革因素,制度绩效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制度因素具有不可量化性的特点,因此在评测制度绩效指标时,不能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本报告采用定性研究从三个角度对滦平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制度绩效进行考量。此三个角度(产权改革绩效、公司治理绩效、管理结构绩效)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确立下来,根据研究的继承性以及滦平县农商行的行业特征,本文沿用此框架成果。

2.经营绩效指标

通过文献研究可知“赢利性、流动性、成长性、安全性”是目前考核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三个主要方面,本文沿用这一考核体系对滦平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前后的经营效率进行测评。本文以上述指标为体系,截取滦平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7年的金融数据,对经营绩效在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方面的表现进行考察。

(二)实证分析

根据研究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本部分将结合具体的数据信息以及滦平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客观、完整、全面考察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绩效。

1.数据收集

由于本文采用的实证方法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包含两个渠道:(1)从滦平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和有关新闻报道中收集,这部分信息主要是面对制度绩效指标中的产权改革绩效与公司治理绩效进行。(2)通过滦平农村商业银行的年报获取有关经营绩效和支农绩效的各项财务指标,并进行相应计算,从而求得各具体指标的数值。

2.制度绩效评测结果

一是产权改革绩效。当前,滦平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渐近正轨化,股权结构渐趋合理。截至2017年末,账面资本充足率11.07%,不良贷款率4.85%,拨备覆盖率160.79%,法人股占比37.08%。拟注册资本20 155.72万元以上;发起人大于500人。2017年年末账面资产总额1 043 313.59万元,净利润6 614.34万元,每股收益0.26,资产年收益率0.11;单一客户和集团授信集中度5.88%,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17.01%,成本收入比20.93%,股金分红比例10%,应付利息率3.14%,投资股占比100%;自然人持股比例51.88%,职工持股比例11.04%;所有者权益62 849.95万元,大于股本金数额为37 739.95万元。

从数据中清晰可见,自然人持股比例下降,法人股持股比例上升,产权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改制,滦平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本金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充,股权结构告别了过去单一、偏重的特点,向多元化和合理化靠近。

二是公司治理绩效。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已实行了统一法人体制,但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对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有些农村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舍弃原有的领导任命模式,这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管理的开展有一定的偏向性。

3.经营绩效评测结果

研究以2004—2017年的滦平县农商行(2011年以前为农村信用社)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年度报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一是安全性分析。

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是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银行的监管机构认为银行在可抵御风险的前提下所需要的最低资产数量。该指标的正常水平应该维持在15%至20%的水平。从实证研究数据看,到2012年改制成功,滦平农村商业银行已经能够将资产与风险资产比率维持在正常水平。

一般约定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必须低于10.6%,显然滦平农商行虽然不良贷款比率在逐年降低,尤其是改制后的几年中几近正常范围之内,且从2015年起不良资产比率明显好转。

二是赢利性分析。赢利性指标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于滦平县农商行在这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察。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是指每一單位的股东权益能够带来的净收益。自2008年开始,加权资产净收益率开始转负为正,并逐年增加,虽然增加的幅度十分有限,但变动的方向十分可喜的。

三是流动性分析。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流动资金,以备客户进行日常提取和结算。本文中选择存贷款比率作为测试滦平县农商行流动性指标。《巴塞尔协议》规定存贷款比例不能超过75%,我国中央银行也对此进行了说明和警示。2004—2010年间,滦平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率已经严重超过了75%的限制,但是从2010年开始存贷比的下降有了明显的趋势,渐趋回归至正常水平。至2017年止,存贷比已经降至63.28%的水平。

四、对策及建议

(一)制度绩效对策

1.产权交割的实质进展

从产权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滦平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产权交割不顺畅的问题,必须加强滦平县农商行外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增资扩股中的不正确和违规做法进行纠正,并对未来的农商行日常运营实现银行外部的良好监督。

2.改革中领导人的遴选

农村商业银行高层领导的遴选,农村信用社时代的“上指下派”模式与农村商业银行时期的“投票选举”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股东代表大会必须有股东选举产生。董事会在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前提下,保证股东类型和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要严格限制农户以及农村工商户股东。董事会成员不宜兼任农商行行长以及副行长职务,应该由董事会聘任。

(二)经营绩效对策

1.流动性偏低

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流动资金,以备客户进行日常提取和结算。农商行应该制定具有个性化、适合农商行而不是所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的相关阀值设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2.不良贷款比率偏高

作为转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各项财务指标宜向其它商业银行看齐。这里看起来矛盾,因为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以服务“三农”、支持“三农”作为银行存在的宗旨,而另一方面又要解决服务和支持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这虽然对农商行提出了艰巨的考验,但是能够转制为农商行的农村信用社一般来讲是农村信用社中绩效和经营比较好的信用社,因此滦平农商行的下一步经营目标,可以在保障“三农”服务的同时,学习其他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方法和资产管理方法。

(三)支农绩效对策

1.交易成本偏高

首先,必须坚持商业银行的预算控制原则,对各类营业费用和交易费用进行分类管控。其次,由于农商行面对的农村客户较多,而农村客户在贷款规则知悉与抵押条件准入方面都较其他类型的客户更需要帮助,因此对于营业费用极易产生额外支出。面对此种情况,农商行可以向政府反映类似情况,让政府做好农村客户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村客户了解在农商行办理相关事宜和得到帮助的条件及程序,这样,一方面对于农村客户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减少了农商行的交易成本。

2.自主经营能力不强

对于刚刚改制成功的滦平县农商行而言,实现自主经营,完全不依赖政府的补贴和帮助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在探索期间内,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首先要培养农商行工作人员的员工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员工明确了权利和义务才能对农商行的经营起到基础的支撑作用。其次要加强农商行的内部审计制度,严格控制风险。此项措施可以让农商行逐渐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风格和制度中走出,向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过渡。最后要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让滦平农商行在市场制度的监管下逐渐适应并最终实现有能力独立“存活”。

参考文献:

[1] 席建成,茹少峰.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基于陕西省8个县农村信用社的实地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7-43.

[2] 陈福成,曹京芝,尹程,等.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金融研究,2005,(1):102-110.

[3] 龙海明,林胜.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治理机制改革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38-42.

[4] 许国玉.苏北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5] 马飞.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新时代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探讨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合规建设方法与应用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