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国企文化的整合与再造

2018-10-19 06:21王芳
企业文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企业

王芳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同志在国企党建工作会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国企改革,知易行难,行至深水区,最大的难点还是文化转变。究其原因,制约因素很多:

一是,厚重的历史沿革,既形成了国有企业优秀的文化基础,也固化了思维模式。

二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冲击与碰撞,产生了断崖式文化塌陷。

三是,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文化建立建设中的不完善、不健全、不对等、不融合。

四是,社会多元化发展与社会道德体系重建相互作用,使现代企业文化的落地与弘扬困难重重。

新时代,大力弘扬工业文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是国企肩负的新的文化使命。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国企文化整合与再造必须坚持五个原则:

一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致力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则。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必须以国家强盛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二是,坚持弘扬工业精神、打造新型工业文化的原则。先进的工业文化,是中国的大国标签。工业4.0势不可挡,从制造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国有企业必须打足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业变革中。

三是,坚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的原则。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时代精神,是引领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力量,是国企文化的初心,必须在丰富拓展其时代内涵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大力弘扬。

四是,坚持兼容并蓄、特色鲜明的原则。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文化理念,发扬和汲取传统文化的优良成份,整合梳理出既符合工业发展、又具有企业特色,既具有时代气息、又能够保持其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继承性的企业文化。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专业化实施的原则。文化落地,從实际出发,制定文化整合的目标和措施,运用多种方法,对企业人文因素进行系统化整理,建立专业化企业文化体系,引导员工端正文化心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整合既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新的过程。笔者所在国企以鲜明的企业文化建设特色,对企业文化整合与再造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切入点,营建氛围,内聚人心

(一)围绕企业战略,系统整合价值观

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应有自己的特点和属性,落脚点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根据企业使命、宗旨和共同的责任、愿景,将国企优良传统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相融合,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价值、创造价值、共享价值。这种随着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新型企业文化,是一种系统性、开放性的企业文化,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石。

(二)规范工作机制,强化职能建平台

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发展战略,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双文明考核,与生产科研同规划同实施同考核。另一方面,建立责任保障体系。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主要负责的工作机制下,以技术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文化建设理念为指导,形成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业务部门分工落实、企业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

(三)创新运用载体,不拘一格求实效

1.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拓宽界面

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企业各级党组织围绕生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三会一课”、一个党员一面旗等党建活动为载体,通过支部推动、党员示范、典型引路,振奋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各级工会组织以创建模范小家为基础,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营建和谐氛围。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工技术比武等适应青年特点的活动,激发员工活力。

2.创新运用文化载体,突出特色

当今世界,企业文化发展正朝着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技术化的新时代迈进。利用企业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内部信息平台等新媒体,通过各类宣传媒介刊播及宣传栏展示、数字屏播报等多种方式,在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前提下,围绕核心价值观,建立文化网络,塑造英雄人物,编撰和传播企业文化故事,策划和设计企业文化活动,用生动的形式表现企业文化之实质,形成企业文化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信息的共享性使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得到了修正、补充和提高,为构建企业特色文化体系提供有效载体支持。

3.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寓教于乐

拓展文化阵地,丰富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倡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主题文化活动,如火炬代代传群众性长跑、爱国歌曲大家唱、员工摄影绘画作品展、体育竞技比赛、专业知识竞赛等。同时积极支持员工各类业余文化社团,比如奇石协会、登山协会、骑游协会、舞蹈协会等,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企业文化娱乐设施的投入,添置健身器械,美化工作环境,有效地满足的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营建出科学、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以企业方略作为承载点,优化执行,增强实力

(一)用领导文化引领企业文化

领导是企业文化最有力的倡导者和推进者。领导者的观念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更新,一定意义上,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己正方能正人。良好的领导素质、领导形象、领导业绩,形成良好的领导文化氛围。坚定文化自信,既不能封闭僵化于老传统,也不能全盘西化成所谓的超前文化,保持国有企业的特质、特色,与时俱进地强化对文化的引领,是企业领导者的责任。

(二)用管理文化夯实企业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管理流程是企业文化的物化支持。国有企业在数十年的发展进步中,形成了科学规范、严谨全面的管理体系。精益的管理文化、规范的安全文化、严细的质量文化、高控的成本文化、民主的组织文化等等,规章制度里洋溢着企业文化的光芒。只有将文化固化于制度,并被员工认同接受,自觉遵守、维护而形成行为习惯时,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进步的企业文化。

(三)用素质文化增强企业实力

企业文化兴则企业兴,员工素质强到企业强。以人为本,重视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价值。企业必须持续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业绩考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岗位培训、传帮带、继续教育、技能鉴定等有效措施,激发员工创造活力,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三、以企业精神作为支撑点,整合再造,推进发展

(一)与时俱进,构建特色文化体系

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企业文化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规划企业文化建设蓝图,建立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关键是文化的实施与推广,以及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考核评价体系,使企业文化物质化、任务化、目标化。

(二)深度融合,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实践,又服务于企业实践。推进文化民主,强化员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企员工的主人翁优势,使广大员工真正做到知情、参政、监事,企业必会风清气正、长盛不衰。当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度之中,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时,企业制度标准与价值准则协调统一,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优势互补,管理的刚性与文化的柔性相得益彰,企业便形神兼备了。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文化也呈现出明晰的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国有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很有必要,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單位: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