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事业的璀璨亮点

2018-10-21 22:30张利民
新阅读 2018年7期
关键词:书院学者天津

张利民

书院出现在唐代,是集教育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场所,也是地方文化的象征。晚清时期,随着西学东渐,旧式书院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引入西学,开辟中西兼容的教育模式。这种功能的变化在天津尤为突出。

天津最早的书院,是乾隆十六年(1751)始建的问津书院,其后又有三取、辅仁等数座书院。张佩纶、李慈铭、叶昌炽等名士,均曾任问津书院山长,促成晚清天津科举功名的繁盛,也推动了天津文化的发展。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后,发展为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和洋务活动汇集之地,西学影响开北方风气之先,出现以书院命名的西学教育机构——中西书院,成为西学传播和学习的场所。随着废除科举和推行新政,天津的书院基本都改为各级学堂。这是城市文化演进的必然,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和知识取向变革的体现。这也说明,书院职能随着社会尤其是文化演进不断发生着顺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代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融合同步而行。而且,历代书院都与当地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是学人展示深邃学问的讲坛,也是很多士人钻研深造的学府,进而对各地知识分子群体个性的张扬、学风的砥砺、文化的演变,都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传播地域文化

经历了百余年的沉寂,21世纪初天津问津书院在天津重现。这不是天津学人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创办人长期筹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聚集了深厚的人脉,而且携带着浓厚的情感,在兼具人文情怀与艺术素养的企业家支持下,殚精竭虑打造而成的。

天津问津书院的创办人和引领团队,多是热爱天津文史的非专业人员,但他们却对天津历史与文化有着浓郁情怀和不懈追求——从关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调查,到收藏、考订和整理历史文化典籍;从历史建筑民间保护团队的异军突起,到聚集融合各路各界的知音者;从撰写编印《天津记忆》等内部资料,到组织众多学者编著出版大型丛书和典籍集成;从四方求告“走读式”开会,到拥有可以举行讨论会、报告会、纪念会的常设场所。天津问津书院的创立与发展,无处不彰显着其特有的风格和优势。

新时代下成立的天津问津书院,主创群体将其定位为传播地域文化的民间学术实体,挖掘天津历史遗产,传承天津历史根脉,普及天津城市文化。这样的定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天津问津书院的创办,把握住了21世纪国家和天津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脉搏。国家规划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天津也规划了文化发展目标,要发掘、保护和弘扬天津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推进天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民众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意识,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天津问津书院的创办正逢其时。

成绩卓越

首先,聚集了不同领域和专业的学者,打造出研究和普及天津历史文化的一片新天地。来自京津冀,乃至浙苏豫晋等地的文史学者,发挥多个行业与专业的优势,在同一平台下展开了不同视角的融合,不同方法的撞击,不同文风的借鉴,进而实现了相互沟通,求同存异,互补互动,相互提携,走出一条普及与研究并重、民间与学院结合的新路。

天津问津书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打造了民间学者与专业人士共同推进历史文化研究和普及的新平台。对于天津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长期以来形成两个不同群体,一部分是“体制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民间爱好者,有的称为“民科”或“草根”,即没有机遇受到专业训练的“文史学者”或谓之“文史专家”。有人戏称这两大群体为“民间”与“学院”之别。毋庸讳言,两者之间确有相当的不同,甚至是两条平行线。但随着民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专业研究需要视角下移,研究内容和成果要充分兼顾社会和民众的渴求,要充分兼顾为社会经济建设出谋划策的时代要求。同时,民间文史学者也要有展现研究成果的阵地,也需要理论方法的提升和研究视角的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打造出一个新的模式,开拓出一条民间学者与专业学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之路,就成了天津问津书院的核心追求,也是其短短数年取得卓越成效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其次,五年来天津问津书院在编印多种内部资料的基础上,策划出版了大量书籍,这既是对天津历史文化记忆的追寻,也是对天津历史文化记忆的重构。天津问津书院编撰出版的“问津文库”系列丛书已经有七十多种,包括丛刊、集刊、日记、传记、文献整理、资料汇编、学术随笔、研究专著、考察与口述、讲演与会议文集等不同文体。其中,不仅有难以见到的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点校和汇集,还有文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以亲历亲见亲闻为基础撰写的口述资料与文献汇编,涉及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地理地质、教育民俗、文献考证等诸多的学科和领域,从不同角度切入了天津历史文化,又昭示出天津历史文化的多元。参与的编辑和作者也非常广泛,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体现出创作群体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近期编印出版的《天津文献集成》,是与图书馆合作影印的清代至民国津沽文献,尤以文学和杂记见长,在天津文化史上是个创举,对天津历史典籍的保存与汇集贡献非凡。

从城市史的角度看,社会精英和市民对城市管理、社会文化的参与,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主意识增强,是一个城市民主与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化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的路径,也是城镇化的动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和民间多条途径共同推动。回顾天津问津书院的发展历程,某种意义上就承担了这样的责任。

最后,天津问津书院建立的天津地方文献中心,也是天津历史文化资料的聚集地,全部为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捐献筑成。这里还收藏有老照片、纪录片等影像资料,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成为公益性的为民众服务的文化空间。天津问津书院拥有固定的场所,能够聚集起诸多学者,通过诸如编印资料书刊、举办讲坛沙龙以及读书会、研讨会、纪念会、学术年会等各种方式,共同开展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活动,既沟通学者之间的学术往来,以扩展研究领域和提升学术修养,也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天津问津书院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适应了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的需求。当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景观日新月异,附着的历史记忆和乡愁也随之更为浓烈,每个城市的街区和角落,风土世情、名人小事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勾起人们的回忆、追思和遐想,相关历史文化作品的创作大有可为,已经远远冲破以往的学术研究界限,迎来庞大的市场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催生了天津问津书院的问世。她以研究为中心,集研究、出版、传播和普及于一体,学术研究与推广、文化普及与提高同步共进,多向互动,交叉融汇,开启了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和普及模式的可贵探索,也适应了文化市场的需求。

承载希望

天津问津书院的创立和运行,是新时代发展繁荣天津文化事业的璀璨亮点。今天的天津问津书院与时俱进,借用传统文化机构之名,趟出了一条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且可操作性极强的新路径,为民间创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体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天津问津书院五年间已经度过辉煌的起步阶段,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得到各界的认同和民众的拥趸,即将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希望书院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坚持自身的定位,继續保持特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广泛性和公益性,继续聚焦社会和文化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担当起天津历史文化传承者和守望者的角色;也希望书院借助政府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运行机制的创新、文化产品的转化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希望书院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研究能力、增强专业修养、提升学术造诣,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学者参与活动打造平台,以使天津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普及上升到新的层次,提高到新的境界。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书院学者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程门立雪
天津宝成博物苑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