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学手段,进行心理熏陶

2018-10-21 13:39何立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刘伯承胡杨范仲淹

何立军

“新课标”指出:“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熏陶呢?我做了一些尝试:

1.善用人格魅力,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善用自身人格魅力,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的动力源泉。首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有时做学生的师长,在生活中多关爱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指导鼓励他们:有时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玩在一起,笑在一起,忧在一起。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了,能激发学生从思想上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教师还应从自身培养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向上、坦然真诚、谦虚奋进的精神面貌,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健康上进的学习氛围。这样,教与学,师与生之间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的传达与接受之间的关系,而是达到了一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神奇领域,这也是教育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2.创设情境,唤起情感体验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音乐渲染,音像播放,图片呈现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故事》一文时,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与范仲淹生活的年代久远,对于范仲淹,他们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样,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为此,教师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范仲淹生活的时代背景,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范仲淹的精神品质的初步感知,课前播放《岳阳楼记》录音片段,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接着课件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齐读并说说这是谁的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胸怀?从而导入新课。把学生一切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促动,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的创设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开始进入情感的世界。

3.感情诵读,激发学生情感

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的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让他们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自己的情感。语文教材中既有生动耐读的记叙文,又有优美隽永的散文涛歌:既有思想精辟,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又有绘声绘色的说明文有感情地朗读会使呆板的文字再现出美丽的景色、睿智的思想、深沉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去体验、去感受。读的过程、体会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便是情感激发的过程、人格受到教育的过程。如《军神》一课是通过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品质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对话、神态等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让画出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旁批。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沃克称赞刘伯承的话。感受伟大,然后让学生找出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在此基础上播放《青年刘伯承》片断,学生再一次入情入境地感受刘伯承的坚强、伟大。最后让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4.角色表演,产生情感共鸣

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受到感染,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師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借助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共鸣,导之以行。而小学生十分乐意参加角色表演,通过角色表演,可以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更真切地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于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如《景阳冈》一文,在教学“武松大虎”一段,教师让学生抓住武松的“三闪”和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进行表演。学生投入表演,把老虎凶猛的样子和武松在危机关头沉着机智、英勇无畏的非凡之举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学生的表演,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而且武松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也高高树立起来。

5.拓展延伸,深化人物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还应当开展适当的语文活动,以拓展视野,增加练习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课前搜集、课后阅读等,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并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如在教学《西风胡杨》一文,我进行了以下拓展延伸:课前让学生围绕“胡杨”,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一些胡杨林的资料。这样就会对胡杨的精神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从中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感受到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课后再让学生阅读有关胡杨的文章,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一步把胡杨无私的品格根植于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样方法,引领学生用心感悟,让文字成为通往美好心灵家园的桥梁,有效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刘伯承胡杨范仲淹
范仲淹画粥苦读
美到极致的胡杨
胡杨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存
脑壳落了都不怕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脑壳落了都不怕
家风伴我成长
范仲淹苦读轶事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