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非人脉交友”

2018-10-21 11:02游宇明
文萃报·周二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墓志交友曾国藩

游宇明

皇权时代的人们大抵都是看重人脉的。曾国藩也在乎这个。做京官时,他经常跟同乡、同年一起吃饭、喝酒、聊天;成了湘军统帅、总督后,每次进京办完事,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官员也会一一致送别敬,从无怠慢。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有相当数量的“非人脉朋友”,他对这些官位不高、没有多少“利用價值”的朋友同样情深义重。

陈岱云是曾国藩的同科进士,陈岱云得了重症,曾国藩整天围在他身边,晚上也住在他家,“观其险症,极惶急无计,一夜不寐。”曾国藩当月记了21天的日记,每天都有看望陈岱云的记载。这种友情实际上已经抵达了手足之情的境界。

孙芝房是翰林院侍读。咸丰九年三月,他写信给曾国藩,“告病体垂危,托以身后之事,并请作其父墓志及刻所著诗十卷、《河防纪略》四卷、散文六卷;又请邵位西作墓志,亦自为手书别之”,请曾国藩转寄。随后,曾国藩接到另一个朋友的信,告知孙芝房已死。这年3月30日,曾国藩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芝房于去岁六月面求作其父墓表,余已许之。十一月又寄近作古文一本,求余作序。余因循未及即为,而芝房遽归道山,负此良友,疚恨何极!

曾国藩来自湖南双峰荷叶一个自耕农家庭,其祖父却希望子孙多读书,一生好以传统道德标准训导后代。曾国藩很多思想观念,比如做事要扎实、对长辈要敬重、对朋友要讲感情等,都源于其祖父的教诲。真正以儒家标准要求自己的士大夫往往很讲究修身,而“诚”为修身之基。曾国藩愿意对朋友付出真心,不怕花时间,也不考虑是否吃亏,也是一个“诚”字起了作用。因为要“诚”,他在乎言行一致;因为要“诚”,他坚持有始有终做好人。

“非人脉交友”的本质是去功利去浮躁,即使是放到今天,它也依然闪烁着熠熠的人性光辉!

(摘自《北京日报》 )

猜你喜欢
墓志交友曾国藩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00后交友到底有多“野”
见财贪心起,交友要小心
曾国藩吃牢饭
曾国藩背书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交友天地
交友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