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价值观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方式探究

2018-10-21 06:26徐豆豆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0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现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国思想文化不多交融,高校向来是各种文化的聚集地,各种思想文化的汇集导致了大学生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加上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网络舆情对学生们的价值观也造成影响,而大学生应对网络舆情的方式则可以表现他们的价值观。本文将通过在多元价值观下对高校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方式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给人们的价值观与行为表现带来了冲击。社会舆情借助网络一旦处理失误很快会成为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观脆弱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

一、多元价值观与网络舆情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拓展了人们信息交流的平台,拉近了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也为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蜂拥而至提供了机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非常具有潜力和前瞻眼光的热血青年。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因此呈现多元化的趋向。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以及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上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价值观念,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而出现困惑。

众所周知,对于某一公共事务的舆情最终会转化成舆论或民意,舆论和民意本身也是舆情的一种体现,同时,他们都是对公共事务政治态度意见的表达,这就与人们的价值观相连接了。

网络舆情,从词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键点,网络和舆情,很明显,借助网联网表达和传播的舆情信息即为网络舆情。根据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中给出的网络舆情定义: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由于互联网的作用,舆情快速传播,引发关注,形成舆论热点,借助网络的隐秘性,人们肆意发表言论,将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原因不能显示的情绪、意见和态度表达出来,而这些正是人们简直观的一种体现方式。

多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网络舆情的不同应对方式也是这种现象下的产物。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以学校官方新闻网站、学生社团网站、校园论坛(BBS)、易班、QQ、微信等为载体,以大学生为主体,以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主题事件或问题为客体,形成的较为统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性观点、态度及行为。

二、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情的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积极方面:

(1)网络舆情可以使真实的民意得到充分的发泄与帮助国家正确的了解掌握民众的心声。

(2)网络舆情可以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工具,扩大了民众的社会事务参与权,增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

(3)意见领袖的作用是可以缓释掉过激性的言论,缓解社会的紧张矛盾。

(4)网络舆情可以促进民众对国家官员的监督,增加这个社会的透明度,对不良的风气起到有效约束作用。

消极方面:

(1)网民的情绪化特征导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2)网络监督人的缺失造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

(3)舆论领袖的不良目的引發产生蝴蝶效应。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是人的关系总和,是实践构成的,人的实践是受意识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社会群体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一种教育,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上层建筑产生影响的,是人们价值观的主要构成,主要发生地是学校。苏联的解体有很多原因,受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最有理想信念、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多元价值的影响和冲击,一件网络舆情事件通常包含大量价值观的冲击,不少错误思想借机而来,因此,大学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他们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方面,减退其消极方面。

三、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地,但是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多元价值观下,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的价值观多保持一致,但是我们可以要求所有人至少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符合社会需求,不做违法之事,思想行为的主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此,学校可以采取课堂活动以外的活动,如针对某一舆情,要求学生对此作出辩论,道理都是越辩越明的,自己亲身实践,体会也会越深,同时,可以开展相关讲座,讲座的内容应是符合正确价值观的,不能出现类似马加爵事件中的教授那样的言谈,直接说马加爵就该死,故,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养,传播正确的信息观念。同时,学校需要对于网络舆情事件提供详细的全部资料,不能让学生受不实信息影响,产生学生间的恐慌。

(2)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高校中的意见领袖多是有身份赋予而产生的,这些网络意见领袖至少可以在他们的群体范围内起主导作用,因此,他们也很容易成为其他大学生的榜样,借此机会,发挥榜样作用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且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是实际可见的,对于学生而言也就更为切身,受他们的影响也更容易。关于高校宿舍要不要安装空调一事,在微信群中曾展开讨论,不少人表示和大多数人意见一样就好。这是大学生从众心理体现的一个小案例,说明大学生需要领袖意见。在发挥领袖意见时要注意时机和观点,意见领袖的观点必须是符合社会道德、热爱祖国的,且用语要文明,推出的意见领袖不能是一个出于猎奇心态的大V,或者是自身素质低下的容易受金钱的影响,那么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意见领袖,如药家鑫事件中的律师张显,身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材料系教授,本身没有相关法律素养,出于何种心态发起诉讼、又为何非要药家鑫死刑,都不得而知,但事件一发生整个网络上的谣言一片确实自他而起,但药家鑫事件本身是对我国法律的一次践踏。

(3)加强法制教育建设。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位置。只有对法律存有敬畏之心,了解它,才能在在日常行为中处处规范,不会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在人群中的安全感,如果人们能确认自己的行为实在法律的允许之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他们多网络上的错误言行也就有了反对的底气,对于那行网络事件中因政府没有及时解决导致的事件升级,国外反动势力借此传播的诋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形象的言论也就有了反对的勇气和工具。

(4)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体系。任何体系的运转都离不开监督体系,网络的隐蔽性是普通大众而言的,黑客和网站的后台在想知道一个人的信息是还是可以知道的,这对用户的隐私泄露与否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体系。实名制不会是一个很好主意,韩国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就是一个案例,但是它已被废除。我国不少官员落马都是因在网络上被发现拥有奢侈品,财力与其应拥有的财力不匹配而落马,如著名的“微笑局长”,因现在要求官员实名制,因此好多官员只晒他们拍的植物,但是又因拍照所有工具的价位与其财力不匹配,又有人下马,因此,实名制其实有好处,但,它会导致人们在网络上给自己在蒙一层纱,故推行实名制一定要注意方式。同时,要在加强网络言行规准则,减少网络暴民的出现,粗暴的网络言语不仅体现了说话者低俗的品质,也会对承受网络舆论的人产生影响,毕竟谁也无法保证他的话不会是最后一根稻草,乔任梁事件就是一个反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督体系,可以国家立法,学校扩大影响范围,学生守法并正确发表言论,保证所有言论符合“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 孟超.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J].中国报业,2011(24):28-29.

作者简介:

徐豆豆(199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