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须作金石声

2018-10-21 05:12欧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生动比喻语言

摘 要: 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世说新语》诸多艺术成就中的一个方面,它在《世說新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简洁洗练、准确生动、清丽隽秀和广譬博喻四个方面。

关键词: 《世说新语》;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276-02

《世说新语》简约玄淡、清微简远的语言风格历来为人称道。正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因为魏晋名士超脱、玄远的气质需要用凝练而有韵味的语言,或者说诗一般的语言,才能得到更贴近的表达。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

1 简洁洗练

这是《世说新语》语言的突出特征之一。全书不足十万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与其语言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是分不开的。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有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任诞》第47则记载王子猷雪夜访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没有多余的字眼,在主人公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一连串的动作中,透出微妙的情味。王子猷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又如《雅量》第29则记载:谢安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接到谢玄的报捷之信,谢安的表现是“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区区十个字,将谢安的喜怒哀乐不行于色、极具大家气度的性格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又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写得如深渊之静止,而未可测。

《世说新语》中所载故事,多以人物对话为主。在记载人物对话时,常常是对话完毕,该则故事亦到此完结,对话双方及在场听众的反应,不着一字描述,却尽在读者想象之中。如《文学》第61则: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是《世说新语》中很具代表性的一种叙事形式,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人的精神风貌、感情活动,本是微妙而难以捉摸的,渲染、描叙、说明,往往似有所得,而失之已多。相反,仅仅以简单的文字再现人物自身的活动,却可能得其神韵。

2 准确生动

与《世说新语》总体的简约文风相一致,《世说新语》编撰者善于应用简练的笔墨对事物作写意式的点染勾勒,且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准确而生动,极富表现力。如《方正》第1则记载: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则故事记述陈纪幼时与客人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两个鲜明的形象。不仅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叙述语言简洁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客人由“问”而“怒”而“惭”而“引”,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客人在一个七岁孩童面前的感情变化过程。而幼小的陈纪有礼有节,对客人的指责毫不畏惧,义正辞严地驳斥对方“无信”“无礼”,使对方无言以对,尤其是最后用“入门不顾”四字描写陈纪对客人的亲热举动不予理睬,传神至极。

又如《品藻》第86则载: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问王桢之曰:“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是宾客为之咽气。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际,公是千载之英。”一座欢然。

桓玄为桓温少子,性情雄豪,有其父之风;又酷爱书画,常以献之自比。其时自封太尉,声势显赫,在朝臣毕集的大会之时,突然向王桢之发问,在场的宾客都为之感到担惊受怕,一时都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不料王桢之倒不慌不忙地巧妙应答,使包括桓玄在内的在座之人都顿时高兴,一片欢声。作者用“咽气”和“欢然”描述当时的气氛,十分准确而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从侧面衬托出桓玄的骄纵和威严,以及王桢之的善于应变。

3 清丽隽秀

《世说新语》笔墨极为简练省净,刻画人物时,对环境一般不作过多渲染和铺张,对景物的描写,常常用数语轻轻点染,以烘托人物性格和气氛。穿插于人物故事中的这种景色点染,为《世说新语》的语言平添了一股清丽隽秀之气。如《言语》第88则中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句,这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出自当时的著名画家顾恺之之口,十分生动形象,富于诗情画意,颇能反映当时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

《世说新语》的语言当然以单行散句为主,不过,有时也运用骈偶形式,增添文辞之美。这种例子,在《世说新语》中很多,例如: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言语》第22则)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牗中窥日。(《文学》第25则)

此类语言形式之美,是对清辞丽句的一种补充,同样对人物的刻画和气氛的烘托有一定的帮助。

4 广譬博喻

《系辞传》所谓“立象以尽意”,王弼所谓“尽意莫若象”,在《世说新语》中的大量比喻中得到了具体表现,同时,文辞工丽、妙趣横生的比喻,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思才华和语言技巧。如《言语》第5则云: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这一生动比喻不仅可以看出孔融之子年幼而又见识,尤其形象地预示了他们一家面临灭顶之灾,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如直言道来,则索然无味。再如《文学》第25则云:

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故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牗中窥日。”

此则评论南北学风之不同,支道林用“显处视月”和“ 牗中窥日”两个生动的比喻,把“渊综广博”和“ 清通简要”化为可以感觉到的具体形象,使人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比喻的妙用,在于化抽象为具体,既具言辞之美,又耐人寻味,较合清谈审美之口味,故《世说新语》之中随处可见。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笔记文选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欧萍(1975——)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生动比喻语言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我有我语言
比喻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