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2018-10-21 07:43陈亚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践信息技术教学

陈亚娟

摘 要:上信息课,学生只就想着玩计算机;去机房实践,学生就只想着上网冲浪……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共同面对的是信息技术课叫好不叫座,学生真心去学习技术的少、热衷提高自己素养的少、更多的只是局限在“好玩儿”、“不用动脑”、“休息一下”的休闲课价值观定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实践

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也不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而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工具的教育,他必须具有教育功能。

在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要对多种操作系统,和同样运行状态下的各种软件进行比较。你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普遍原则,以便能在今后适应产品的不断改进;另一方面要求在课堂上,学生应注意与计算机和多媒体有关的方法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尊重学校生活中关于设备使用的规定,知识产权,使用正版的程序系统等等。

一、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表现于三点

1.更新性。信息技术可不像语文、数学、英语,同一本教材的内容可以反复使用几年,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设备。如果大家注意到的话这几天长使用的一些软件都是经常升级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教材里学的,也许不多久,软件就升级换代了。所以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必须注重掌握软件的共性,能够举一反三,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2.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上的许多知识,特别是软件的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者演示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亲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他会把概念理解的更好。

3.创造性。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他不像其他发明创造那样复杂,他只需要一台电脑,而且立竿见影。

二、从信息技术的特点来看,学生在学习上可尝试

1.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牵扯概念非常之多是其他科目所不能相比的。比如说一个Word排版窗口就包含着多个按键,还有窗口的菜单项和各种元素。如果教师一一讲解,就需要一节课以上的时间,实际上是课时所不能允许的。由于概念过多,学生基础不同,对于每个学生具体的每一节课上机操作、所学的内容的收获是不同的,这样随着课程的深入,就很难再找到掌握知识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了,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是比教室集合,大家进行传授更有效的方法。对于整个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老师及时点拨,共同解决。

2.多多实践,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不光有各种概念、更要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多重结合,在实践中验证理念。

3.不要三心二意,明确上机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里面有的内容,学生特别感兴趣,而有的内容学生会觉枯燥不是很感兴趣。虽然教师可以暂时强迫学生进行操作,可是对于学生本人,由于兴趣的不同操作的收获是大大不同的,更何况教师也不能长期控制住他的计算机,所以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自觉性、自律性。

围绕当堂的学习主题及时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完成学习项目。养成课堂带笔记本儿的习惯。把不懂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在笔记本儿上课下交流,及时反馈,解决疑问。

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教法可采用以下方法

情境导入、项目主题、原点教学、任务驱动、演示讲解、分层教学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主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着“授之于渔”的理念,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情景导入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项目主题法,让学生通过不同主题体验学习多样性;原点教学法,让学生先来,体现学生主体性;任务驱动法,结合项目主题层层递进预设学习任务,基于原点教学法使他们在实践体验中自主探究、发展思辨能力,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得到认识和经验;演示讲解法,用于难点的答疑解惑,体现老师的引领作用;分层教学,拓展题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空间,达到分层教学目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由于课前已通过微课初步认识了要使用的软件,所以课上大胆放手,不断引导学生自己摸索尝试:如何插入视频、如何截取片断、如何添加过渡效果、如何添加标题、编辑完成后又怎样保存,环环相扣,得到新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拓展任务的设置,让各阶段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小组程度好的学生帮助进度慢的学生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程度好的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既增加学习成就感,又利于全体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老师整堂课作为引领者、陪伴者,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不同层面的学困生不断鼓励,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对于共性难点穿针引线、答疑解惑。把课堂大胆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学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组内推选最优作品展示,参与小组PK。其中,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做点评,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更加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鼓励有条件的同學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探究,让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毕竟生活才是真正的课堂,让学生到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学习的快乐。

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清晰、学生学习达标率,整个过程既教书也育人,当学生遇到问题,耐心启发思路、指引方向、训练方法,授之以渔。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对待学生,有效管理和组织课堂,同时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活用以上策略来激发学生恒定持续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热爱上信息技术课,使信息技术教学,切实有效的开展。

猜你喜欢
实践信息技术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