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教学第一年

2018-10-21 08:18吴蔚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日记班级家长

吴蔚

摘 要:23年执教路,牵手青春,走向成熟。当看着身边刚刚入职的25岁大学毕业生们,想想自己,25岁,已有7年的教学经历,已完整地带完第一届学生。岁月匆匆,就这样在自己忙碌的身影中滑过。回望工作第一年,一切都还那么清晰,那么值得纪念!

关键词:教学 班级

黑色第一周

刚刚踏上讲台的第一周,一切都是茫然,一切也都不得法。尽管自己的专业就是小学教育,但从书本走向实际,真的是有一个过程的。那时的我,对于上班有种说不出的恐惧,怕给学生整队,因为只要排队,不是一盘散沙,就是你推我挤;怕收作业,因为一收作业,教室就乱作一团;怕上课,因为课堂上几乎没人看你,学生们说的说,玩儿的玩儿……开学第一周,就一个词——黑色!

必须转化这种黑色心情!于是泡图书馆,写大量的读书笔记,从书中获取力量,从书中学习先进;拿上笔记本,悄悄守在同年级老师的窗下,静静地听、快块地记,边听边记,边记边学,“窗外偷师”也别有一番乐趣;放学之后,站在布满夕阳余晖的讲台上,练字练课,独享一份教师的安宁;回家练课,请父母扮演小学生,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指导,一身兼二值,倒也别增一味家庭情趣……渐渐地,我走出了黑色心情,不再急得哭鼻子掉眼泪,而是应对从容,妙计频出。

会说话的教室

我爱画画,讲课时信手一幅简笔画,山水鸟兽、江河湖海立现眼前,孩子们惊叹之余,便也喜欢上了我的课,崇拜上了我这个人。每天放学,我都会像做板报一样地在前黑板上分版块写内容,什么“今日进步小明星”、“咱们班的悄悄话”、“学后卫生小跟踪”、“明日清晨早安排”等,孩子们每天都是这样在期待中离开学校,又在期待中来到学校,黑板成了我们彼此交流,彼此喜欢的媒介。除了黑板会说话,“桌边小纸条”也是我爱用的交流方式。一句满含信任的话语,胜过百句的批评指责,孩子们都希望某一天老师能在他的桌边贴上这样令他向往的小纸条。甚至有孩子将这些小纸条揭下后叠成心愿星,装在心愿瓶里进行收集,啊,那也是我对他满满的真情啊!墙壁也会说话,展示展示作业,张贴张贴作品,随时间和学习内容而变。教室里处处都有我们无声地交流,我们的心越拉越近,孩子们也越来越有学生样,班级风气越来越好,很快,我们班就连连获得每周的流动红旗,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明星班级。

我的戏剧课

记得很清楚,那时一年级每周二、四早上只上三节课,周二是教师教研活动时间,周四没有安排。于是,我就将周四早上的第四节课安排成了我们班自己的“戏剧课”,学生自愿参加。本想着,家长们都想早早地接孩子们回家,没想到,竟然全班都参加了。我们利用这一节课,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编新故事。一学期下来,从《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这些家喻户晓的中国文学,到《小红帽》、《海的女儿》这些经典的国外通话,孩子们跟着我不仅读了大量的课外故事,拓宽了阅读面,更参与编排表演,一个个小演员由此诞生,一个个小导演也有模有样,学生的策划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班级的凝聚力都在一节节的排练中一点点练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极大地培养和提升。而我的趣味课堂、情境课堂、开放课堂也由此拉开序幕,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和痴迷,想来也是在那时就埋下了小种子吧!

班级日记感动家长心

我爱写,静下来时就爱写写日记。工作之后,这份热情和精力就转移到了学生身上。《班级日记》天天记录班里发生的大事小情,没事儿时翻翻,给学生念念,都是非常美好的时刻。后来,我将它用于對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上,为在某些方面掉队明显的孩子写日记,写他们当天在学校发生的值得激励、赞许的瞬间,并让他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一篇篇日记如一帧帧画面帮家长走进孩子的校园生活。每天的日记后面,家长有话了,就跟几句,没话了,第二天带回来给我,我继续写。这样的方法,一直持续了好久,用在了好些个孩子身上,效果都是出奇得好。那一个个故事,一句句话语,传递的是我对孩子不变的真情,不懈的努力,不退色的承诺。一篇篇日记,也感动着家长,他们有的由最初的不屑、默然、无奈,到后来的感动、追随、携手。孩子变了,家长笑了,我也笑了,我们的微笑满含热泪,我们的话语充满回忆。

班级里的小喇叭

记得自己儿时特别喜欢一个广播节目,每到节目开播,收音机里总会传来那熟悉的甜脆甜脆的一声童音——“小喇叭开始广播啦”,那难忘的童音,那好听的故事多年后仍是那么清晰,很多故事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我,给我力量,给我方向,伴我成长。于是,工作第一年我便在自己班里也组建了我们的“红领巾广播站”,每周五的班队会里雷打不动的十分钟就是广播时间。班里有固定的小广播员,每周五播音前我都会逐字逐句地教他们读稿子、练眼神、学互动,就是那朴素想法,却与现下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站在校园中央”以及早期的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相信孩子们无所不能”相吻合,尽可能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平台,于是每周五班会时间的红领巾广播时段就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和向往的时刻,这也为后来我们班涌现出许多小作家、小主持人、小演员等校园小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望来路,不忘初心。教学第一年,有太多画面被定格在记忆深处,于今天的我又何尝不是一种回味和激励呢?

猜你喜欢
日记班级家长
班级“无课日”
家长错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家长请吃药Ⅱ
成长日记
犯错误找家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