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职责探新路工会十二大、十三大

2018-10-22 06:41王永玺戴文宪
中国工运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国工会工会工作大会

文/ 王永玺 戴文宪

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准备迈向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为此,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会和工人阶级都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即我们能不能和怎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包括工运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在20世纪的最后8年中,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过十四大和十五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宏伟纲领和奋斗目标,在此指引下,中国工会先后召开了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两次大会分别贯彻了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了正确工作方针,团结动员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努力奋斗,克服挑战和困难,为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包括工运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作出重大贡献。

工会十二大:总结经验探新路的大会

中国工会十二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盛会。这次大会贯彻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突出了改革的主旋律,研究了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取得丰硕成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潮涌催奋进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国际上苏联东欧国家发生的剧变震惊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出现困惑。能不能在国内外各种压力和困难面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及以后长时期党和国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其根本点就是从理论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话不仅对当时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其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四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了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并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国家的经济体制逐步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根据《决定》作出的规划,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大步推进。在此形势下,召开新一届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工运新方针已经成为现实紧迫任务。

主旋高扬举盛会

1993年10月24日至30日,中国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由地方工会、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会分别选出的1600名代表和296名特邀代表及21名港澳地区工会界代表出席大会,代表着全国2亿职工和1亿零176万工会会员。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出席了开幕式。大会由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主持。江泽民到会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的祝词,朱镕基作经济形势报告。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代表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执委会作了题为《团结动员全国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尉健行致闭幕词。

大会通过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财务工作报告和经审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出全总十二届执委241人、主席团委员34人,推选出书记处书记10人。尉健行当选为全总主席,张丁华、杨兴富、李奇生、刘珩、江家福、张国祥、方嘉德、薛昭鋆(女)、滕一龙为副主席。张丁华被推选为十二届执委会书记处第一书记。大会表彰了基层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工会小组、模范职工小家和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工会积极分子。

解放思想创新路

中国工会十二大是在改革关键阶段、发展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取得的积极成果,对于指引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实现从习惯于计划经济向适应于市场经济转变,不断开拓新领域、实现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前接见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大会所作祝词,高屋建瓴,深刻阐明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中,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奋斗方向,以及工会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其要点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中共十四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任务,就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要求工会要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努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在工会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回顾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五年来工人运动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工会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充分发挥民主渠道和社会调节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职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方针体现了工会工作的新思路,它创造性地解决了维护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履行工会维护职能与履行建设、参与、教育等社会职能的关系问题,是继工会十一大提出工会的四项职能后,对工会维护职能及与其他职能关系的新阐释,是工会职能理论的新发展。

最后,大会对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和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工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要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积极开辟新领域,在新的领域里组建工会组织,全力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工会十二大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从计划经济下的工会工作转向市场经济下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工会十三大:高举旗帜跨世纪的大会

中国工会十三大是一次在世纪之交召开的重要盛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各族职工群众为实现国家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确定了面向新世纪的工会自身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原则、要求和措施,为工会工作如何跨世纪指明了方向。

新思路、新发展

工会十二大以后,全总在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过程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从而使工会十二大确定的工会工作方针得到新的发展,这对各级工会做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的工会工作意义重大。

1994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28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2月中旬,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全总主席尉健行作了题为《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推动工会改革和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讲话,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带动工会各项工作,推动自身改革和建设,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讲话强调各级工会干部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必须始终坚持把贯彻实施《劳动法》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来看待和处理,自觉地为实现大局服务。总要求就是态度要积极、步骤要稳妥、工作要扎实。总体思路的实质要求是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社会职责,明确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社会地位。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时期工会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思路的一次飞跃。

1995年12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总十二届三次执委会议,则进一步提出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认真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应当分别坚持的“六个必须”,和把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落实到基层,在六个方面要有新进展,这是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新发展。

工会十二大以后,在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指引下,工会各项工作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领域有新的拓展,活动领域有新的拓宽,运行机制有新的改变,社会作用有新的增强,朝着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的方向继续迈进。这表明工会工作提高到了新水平,取得新进展。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这次大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了贯彻大会精神,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应对新世纪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传统的工会体制所面临的变革问题,中国工会决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跨世纪、展宏图

1998年10月19日至24日,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和各全国产业工会,以及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的37个代表团,共1652名正式代表、207名特邀代表和24名列席代表出席大会。香港、澳门工会的来宾也应邀出席了大会。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在会前亲切接见了会议全体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工人阶级要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的祝词。他期望工人阶级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精神,始终站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列,一定要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支持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尤其要深刻认识和积极参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贡献更大的力量。还要求工人阶级要自觉倡导社会新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工人阶级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胡锦涛同志充分肯定了工会组织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各级工会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统一起来,把继承工会工作优良传统与在实践中勇于创新统一起来。强调工会必须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各项社会职能,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出现的新变化,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切实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到突出位置,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1998年10月19日,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白连锁摄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丁华代表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执委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在20世纪我国三次历史性巨大变革中所起的伟大作用,深刻论述了坚持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落实,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充分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社会调节作用,不断加强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团结、教育和动员广大职工,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

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向大会作了经济形势的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全总第十二届执委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经费审查工作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由258人组成的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执委会和由41人组成的经费审查委员会。在第十三届执委会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尉健行再次当选为全总主席。张俊九、卢展工、李奇生、刘珩、张国祥、方嘉德、倪豪梅、尤仁、王东进、徐锡澄当选为全总副主席。

结硕果、意深远

中国工会十三大是在世纪之交国内外环境发生复杂变化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是:

第一,大会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总结了工会十二大以来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工人阶级面向21世纪的神圣使命,提出了工运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方针,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机构,通过了工会章程修正案。这些成果明确了世纪之交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对于团结动员全国各族职工为实现中国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把中国工运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是在中国工会十二大以后提出的,这个总体思路的实质是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工会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并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制订了工会工作指导方针。在阐释这一指导方针时,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这一方针,必须突出依法维权。明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的统一,既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又维护职工的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利益,并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改革开放上来。这就第一次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两个维护”的理论统一起来,同时也把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统一起来。所以工会十三大对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发展的重要贡献就是将“两个维护”的理论统一起来,明确了工会维护的侧重点和立足点是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只要职工的具体利益是合理合法的,工会就应当全力加以维护。这就增强了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中国工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世纪之交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转变必然带来我国社会的重大变革,带来企业管理体制和劳动关系的重大变革,对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产生重大影响。面对世纪之交的新挑战、新问题,中国工会以两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同时又积极研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变化,探索工会工作的新路子,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进展、作出新成绩,从而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把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全面推向了21世纪,谱写了中国工运新的光辉篇章。

猜你喜欢
中国工会工会工作大会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三十二)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二十七)
WAIC与WIC大会简介
论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声讨大会
浅谈新时代工会工作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
浅谈创新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