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姨多鹤》看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2018-10-22 06:55刘贞利张云杰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差异

刘贞利 张云杰

摘 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在文化本质上同宗同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点。拿生死观来说,两国也有不同的看法。《小姨多鹤》这部小说创作于二战刚刚结束日本战败的历史背景下,该作品中出场的人物因种族的不同,面对生死之际,诠释了不同的生死观。本文旨在从中日不同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入手,看《小姨多鹤》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关键词:中日生死观;差异;《小姨多鹤》

作者简介:刘贞利(1992-),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张云杰(1994-),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一、前言

生死观是人们面对生存和死亡时所持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中日两国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虽有联系但也独具特色。在《小姨多鹤》中,生和死都成了一种民族问题,带有明显的国别差异。多鹤和她的族人,朱小环和张俭等人也都无法逃避这个问题,生存还是死亡,不同文化背景成长下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本文从中日不同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入手,看《小姨多鹤》中日生死观的差异。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

日本人的生死观是“崇死”,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生死观。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死观相比都是比较独特的,这一点与日本人深受佛教无常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佛教自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死在日本人眼里是无常的,生命的逝去如樱花般短暂和无常。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还和本国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关。日本处于一个岛国之上,四面环水,远离大陆,资源匮乏,火山频发。这些自然因素使得日本人始终充满着极强的忧患的意识。故在日本人看来,死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并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和恐慌的。

《小姨多鹤》中随着多鹤的登场,就伴随着死亡的到来。小说中日本人的死亡方式多种多样。这些多样的死亡方式呈现给我们一种无所畏惧的死亡。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之际,在中国东北生活的日本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崎户村和代浪村留守的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成为了日本人的代表,是回日本还是继续留着村子里,他们都要等待命令。但最后等来的是死亡的时候,我们看到这群日本人也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胆怯。他们平静地接受了死亡的安排。

崎户村的集体自杀上演了日本人有尊严的死。有尊严的死可以将死亡神圣化。崎户村村長为全村人选择了一个有尊严的死法,“是日本人,就和日本人一起尊严的去死”,这是村长替大家选择的一条撤离“满洲国”最尊严、最不痛苦的路线。对于女人,是捍卫贞节的唯一路线。好样的日本人就要接受“好死”,不愿意接受“好死”,就是对全村的背叛,对日本民族的背叛。在这样一种的理由的支持下,死亡变得崇高起来。

多鹤把崎户村集体自杀的消息带回代浪村,村民决定在村长替她们做决定之前逃走,逃往五百多公里外的日本收容所。途中,一个叫千惠子的女人杀了自己不足一岁的小儿子,又要来杀自己的女儿,在多鹤的保护下,孩子才躲过一劫,杀婴就是这样开的头。她们认为死了就可以摆脱这一世的苦难。以及小说的后半部分多鹤得知张俭要被处死之后,想到了自杀,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代浪村。她认为死并不是一件难事,她的族人给了她力量。那一刻,死亡对多鹤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成全。摆脱了在人世的种种苦难,她可以不必面对张俭的死,可以不必再受世上的苦难。

三、中国人的生死观及形成原因

中国人的生死观是重生轻死,畏惧死亡。中国人生死观的形成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的生死观讲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认为生死是天命,是一种自然规律,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其价值生命。道家的“全生避死”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道家的“全生避死”表现为“惜生”、“避祸”“畏死”。道家强调生的意义和重要性,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中国人都害怕死亡,极力避免死亡。

小说的另外两个主人公朱小环和张俭,包括张俭一家,和多鹤的遭遇相比都是幸福的。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避免死亡这个话题。但是和日本人的主动求死不同,小说的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主动选择死亡,他们对生抱有一种积极地态度。小说中最典型的“重生”代表当属朱小环,她代表了大部分顺其自然而生的中国人,他们一切以生活为中心,求本务实的生,一切以实现对生活的追求为目标,在目标实现之前不会轻易求死。朱小环的顺其自然表现在她的言语里和行动上。“凑合”二字经常挂在嘴边,做的好得到别人的夸奖也嘿嘿一笑,说一声“凑合吧”,为了多鹤的身份四处躲藏,也“凑合”把日子过下去。她明白许多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凑合”过,日子还不错。这种处世哲学让小环在张俭入狱后支撑起家里的重担,在特殊的政治时期保护多鹤免于非难。

除小环之外其他出场的中国人,包括张俭父母,都在积极地求生,都在务实的活着。张站长为了张家香火的延续,买来了多鹤,给张俭生儿子,只有张家后继有人,他们才敢死去。张俭带着小环、多鹤和孩子们东躲西藏,也是为了生活。中国人在面临生死的选择的时候总会想怎么活,他们不会认为死了就得到了解脱,他们怕死、畏死更多地表现了想要在这一世努力的存活。

四、结语

中日两国文化虽然同宗同源,但是却各有特点,这一点从生死观上更为明显。日本人的生死观偏向感性,中国人重理性。这一点在《小姨多鹤》中刻画地也比较明显。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崎户村的集体自杀,以一种特有的方式为全村人的人生做出了“好死”、有尊严的死的选择。张俭、朱小环等中国人积极求生的“重生”的生死观也比较符合千百年来深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更为理性,更为功利。

参考文献:

[1]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2]吴丹.从《小姨多鹤》看中日文化的差异[D].吉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差异
“再见”和bye-bye等表达的意义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论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与礼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