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2018-10-22 11:30周秀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焦虑情绪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

周秀华

【摘 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疼痛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确定行椎间孔镜术后的患者的焦虑值-T1、疼痛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值-T2,椎间孔镜术前30分钟焦虑值-T3)的焦虑情绪状况以及疼痛评分,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焦虑情绪;疼痛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i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pai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January 2017 -2018 February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o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pai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anxiety self rating scal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anxiet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anxiety value -T1 after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inoscopy, the anxiety value of the patients after the pain nursing -T2, the anxiety value of the 30 minutes before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inoscopy) and the pai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Finally,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SAS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ain nursing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Key words: pain car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xiety and pain.

【中图分类号】R47.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老化引起的。该病在临床中常用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大,影响了手术临床疗效,且非融合固定术的复发率较高,且部分患者存在减压困难的问题[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很多病人由于对手术治疗有着较大的畏惧感,术后疼痛感较强,影响了该病治疗的效果。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80例门诊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为(40.4±7.6)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为(41.2±8.2)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标准:病人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关诊断标准,同时接受椎间孔镜治疗;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合并腰椎骨折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常规术前访视、临床检查以及注意事项解说等措施。观察组则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加入疼痛护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几个部分:病人的一般资料,病人术前焦虑的自评量表,病人担心的问题、患者关心的问题。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良好的沟通能够让患者更好的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护理人员在临床護理的过程中,针对每位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心理状况,与患者展开耐心的沟通,同时讲解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通过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若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首先需要耐心的劝导患者,并通过肢体抚摸或是背部轻叩给予患者一种慰藉,若仍旧无法平复患者激动的情绪可以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从而确保患者能够以平稳的状态接受临床治疗;②健康教育:对于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同时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效果,从而减轻患者和家属的担忧,让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确定行椎间孔镜术后的患者的焦虑值-T1、疼痛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值-T2,椎间孔镜术前30分钟焦虑值-T3)的焦虑情绪状况,最后观察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确定行椎间孔镜治疗后立即测焦虑值,做为T1的焦虑值;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护理后1小时测量焦虑值,做为T2的焦虑值;观察组和对照值行椎间孔镜治疗前30分钟测量的焦虑值,为T3的焦虑值。本次研究使用的焦虑自评量表为华裔教授ZUNG于1971编制,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本次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进行疼痛状况评价,VAS评分值范围为0~10分,疼痛评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病人越疼痛,反之则疼痛指数较低。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对应得分为80-100、60-79以及小于6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焦虑情绪以及疼痛评分状况

观察组在T1、T2、T3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間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该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该病主要是指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后,影响了周围附着组织的关系,尤其是椎间盘等对和关系的错乱,使得对腰椎的容纳物、附着物以及交感神经造成压迫。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腰腿疼痛、肿胀、行动受限等症状。椎间孔镜松解主要是给予针灸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刀的切割作用,起到减压、松解的效果,同时能够刺激局部软组织,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但是许多患者由于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对治疗的信心下降,并且部分老年患者多愁善感,对于手术保持着较大的怀疑,导致患者在术前出现焦虑情绪,这对于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都有较大的影响,很可能导致手术无法顺利实施[3]。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患者术前心理负担主要集中在:①害怕手术失败;②许多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对于手术的操作有着较大的恐惧感;③部分老年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从而出现消极反应,不愿意配合临床护理;④患者由于缺乏对手术的正确认知,加上现代许多虚假广告的宣传,认为该病是通过保守治疗就能够痊愈的,做手术只是为了多赚钱,对于手术保持着较大的抗拒心理[4]。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护理工作。例如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水平;同时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获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与理解,从而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最后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疼痛护理,缓解心理上的负担,有助于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能够保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另外,科学有效的锻炼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者能够早日恢复肢体功能[5]。在第一阶段中,早期功能锻炼的重中之在不同阶段中应用不同的锻炼方法能够达到锻炼下肢肌肉目的,继而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重是减少神经根粘连;在第二阶段中,早期早期功能锻炼的重中之重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在第三阶段中,早期功能锻炼的重中之重是加强腰背肌肉和腹肌的积极训练。临床统计研究资料显示,约有52%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出现残留性腰痛状况,约有63%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腰椎活动度显著降低[6]。

基于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其骨性结构未发生变化能够自动改善腰部肌肉耐力,以期巩固腰椎功能的协调性、稳定性。通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腰背肌功能训练有主与快速流动血液,不断增加局部供氧量,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发生率,继而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7]。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在T1、T2、T3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疼痛护理能够保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段征征,刘义兰,陈婷等.认知行为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8):40-42.

张娟.集束干预管理路径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20):10-12.

Tazawa, Toshiharu,Kamiya, Yoshinori,Takamori, Mina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ventral lumbar disc protrusion and contrast medium leakage during sympathetic nerve block[J].Journal of anesthesia,2015,29(1):138-142.

马丽红.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84-86,90.

张莉华.舒适护理在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4):787-788.

Wong Chung-JK,Naseeb SA,Kaneker SG et al.Anterior disc protrusion as a cause for abdominal symptoms in childhood discitis. A case report.[J].Spine,2012,24(9):918-920.

白雪,童培建.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0(5):406-408.

猜你喜欢
焦虑情绪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性功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