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8-10-22 11:30唐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效果

唐梅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患者术后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颅内压监护,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颅内压无显著变化,而对照护理后颅内压较护理前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肿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可稳定颅内压,降低血肿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护;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疾病,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及病残率均较高[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是借助手术清除血肿,并且行早期颅内压监测,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同时采用针对性的降压方法控制患者颅内压水平,保证患者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具体探讨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诊断确诊,且患者均存在高血压病史。按照患者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0.6±4.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4例,脑室10例,小脑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1.1±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行颅内压监护临床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综合患者生活环境、工作经历等了解患者当前心理状態,之后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为患者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加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颅内压监测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后患者经常会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因此在术后需要加强患者颅内压监测[3]。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最高不能超过2.67kPa,以该指标作为参考,相关护理人员每天需要定时对患者的颅内压水平进行监测,监测的频率为1次/d。监测过程中患者的颅内压指标如果超过2.67kPa,;术后部分患者的颅内压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这种情况使得患者并发脑疝风险增加,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持续进展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康复训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大部分时间卧床静养,行动不便并且体内的新陈代谢比较慢。主要是先对患者进行头颈部训练,缓慢提高患者头颈部,并放下,如此反复多次;为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每隔两个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对患者下肢膝关节进行功能锻炼,主要是进行膝关节弯曲、舒展运动;卧床期间给予患者头部及四肢按摩,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颅内压、血肿量指标情况。(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颅内压、血肿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颅内压及血肿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便秘、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便秘、2例肺炎、2例压疮与1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至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区大出血,该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因此尽早治疗疾病非常关键。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的关键主要在于清除患者颅内血肿[4]。此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常常存在焦虑、抑郁的情况,这样使得患者血压上升,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5]。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做好术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在实际护理中,当前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应用的比较广泛,该方法主要通过术后对患者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避免颅内压升高;加强颅内压监测,稳定颅内压在允许范围;做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颅内压在护理前后均稳定在正常范围,且护理后观察组血肿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这提示术后颅内压监护对控制颅内压及降低血肿量效果显著。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提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强化颅内压监护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巴传, 张拥军.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 23(5):553-554+562.

张禄波, 遇旭东, 傅继东,等.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及灵敏度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8):67-69.

蒋金泉, 郭建杰, 何金定,等. 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术中的应用[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25(1):45-47.

黄军华, 王焕明, 胡飞. 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11):1355-1356.

闫西刚, 徐建林, 王云峰. 脑室型颅内压监护与脑实质型颅内压监护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J]. 江苏医药, 2017, 43(15):1117-1119.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效果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