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作用

2018-10-22 11:30付国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流行

付国珍

【摘 要】目的: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进行定点的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人们对艾滋病患者不歧视的比率和艾滋病知晓率。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人们对艾滋病不歧视的比率分别是50%、60.71%,艾滋病知晓率分别是 64.28%、96.43%,干预后的情况显著好于干预前,对比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预防干预后,人们对于艾滋病有了较高的认知,并且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程度显著好转,对控制艾滋病作用显著。

【关键词】预防干预;控制艾滋病;流行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是艾滋病,艾滋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疾病,其病死率极高,传播速度极快,会出现严重感染和诱发恶性肿瘤,因此,艾滋病成为了世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本次主要研究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某乡镇卫生院附近的农牧民群众,共计28人,最低年龄为15岁,最高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39.35±1.68)岁,其中农牧民群众为13人,干部职员3人,高中学生为6人,中学生4例,小学及以下人数为2人,所有研究对象皆给予知识讲座等干预。

1.2 方法 我中心自拟调查问卷,并对调研对象进行自愿和随访调研、健康知识讲座、问卷填写、面对面访谈等。调查问卷内容中包含自我保护、传播途径、艾滋病病症知识的了解途径等,我中心每月定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和艾滋病知识手册的发放,制定内容参考《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指标》,其目的是提高农牧民群众了解艾滋病的知识,正确认识艾滋病,正确面对艾滋病患者。

1.3 观察指标 给予研究对象实施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农牧民群众对于艾滋病的知晓率,其项目条款为10条,若患者对其中的7条以上表示了解,则表示知晓,7条以下的则为不知晓,记录农牧民群众的不歧视态度人数。

1.4 统计学意义

本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 ”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检验,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人们对艾滋病不歧视的比率

干预前人们对艾滋病的不歧视情况分别是,干预后显著好于干预前,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

干预前人们的艾滋病知晓为18,不知晓的例数为10,干预后人们的艾滋病知晓为27,不知晓的例数为1,干预前和干预后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是64.28%、96.43%,值为34.3。干预后的情况显著好于干预前,对比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艾滋病所会传播三种传播途径是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艾滋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艾滋病传播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社会上存在对艾滋病患者严重的歧视状况,这不但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因此应给予重视。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较长,但是在潜伏期中患者无显著症状,平均的潜伏期可达到8~10年,目前来说,可以控制个体预防艾滋病的传染情况,但着眼于全球,艾滋病的蔓延依然十分严峻,加之我县地理位置特殊,与甘孜州的康定县、雅安地区的石棉县、凉山州的冕宁县、木里县毗邻,具有人口流动较大的特点,因此普通人群传染的几率不断上升,形势不容乐观。

现阶段,对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依然还以控制为主。影响艾滋病防治的主要原因是艾滋病宣传不足和文化水平低,农牧民群众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封建思想、宗教信仰等影响下有显著的高危行为,是较快传播的主要因素。由于普通人们对艾滋病的疾病特征和传播等了解不够充分,对自我保护意识较为缺乏,因此出现艾滋病患者被歧视等情况,这是涉及较多学科内容的,因此加强普通群众广泛和规范的了解艾滋病是预防该病的重中之重,且针对高发地区进行防艾知识宣传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3]。

实施干预艾滋病知识包括:(1)增设免费咨询和自愿咨询的监测等公益服务;(2)在预防时,应对艾滋病和吸毒等之间的联系,加强健康性行为的知识,加强禁毒的宣教,使得农牧民群众了解艾滋病传播风险的危害和不良性行为的危害,提高农牧民群众对性行为的重视;(3)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由于存在某些艾滋病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并不了解,因此提高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对于艾滋病这种具有严重危害社会问题的疾病,给予政府的支持。此次研究中,干预后的人们对艾滋病不歧视的比率和艾滋病知晓率显著好于干预前的情况,对比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对于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应着重从信阳、价值观、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干预,借助于国外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促使我国公共卫生环境进入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環境。

综上所述,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作用较好,不但改变了农牧民群众对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态度,而且改善了艾滋病的流行速度,是行之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方法。

参考文献

马巧君, 马晓春, 杨建红,等. 甘肃省酒泉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6,1(5):78-80.

岑平, 农全兴, 徐永芳,等. 南宁市男男同性性行为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干预对策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11):1928-1931.

潘莹, 谭武红. 某市宣传教育与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7):21-21.

猜你喜欢
流行
从吸血鬼题材影视作品看西方吸血鬼文化
浅谈袖子在服装潮流中的创新设计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从民国话剧看海派
“流行”与“民俗”交汇的雕塑传奇
军团菌的流行特性及其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