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价值观察

2018-10-22 11:30吴廷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胎膜早破引产缩宫素

吴廷霞

【摘 要】目的:探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价值。方法: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6例。常规组予以复方氯化钠注射+维生素C静脉滴注引产,研究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研究组剖腹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孕足月胎膜早破者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可降低剖腹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关键词】足月产妇;胎膜早破;缩宫素;引产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孕足月胎膜早破指孕妇胎膜在孕周大于37周且在临产前发生破裂。病原微生物会在胎膜发生破裂后,通过阴道感染宫腔,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程度就会越来越严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安全,故而需立刻予以妊娠终止[1]。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特此分析了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收治。符合伦理学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头位单胎且没有既往剖腹产史。排除严重宫内感染、合并内外科疾病、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6例。研究组孕妇年龄21-35岁,平均(26.6±5.5)岁;孕周37-42周,平均(38.9±1.2)周。常规组孕妇年龄20-35岁,平均(26.7±5.6)岁;孕周38-42周,平均(39.1±1.3)周。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 诊断标准 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孕妇主诉无腹痛症状,但阴道流液较多,经阴窥器探查可见阴道后穹隆积聚羊水,或者是从宫口流出羊水,羊水通过石蕊试纸检验,pH值大于7,呈碱性,或阴道液体通过干燥片检查,结果提示存在羊齿状结晶,可确定为胎膜早破。

1.3 方法

常规组予以复方氯化钠注射+维生素C静脉滴注引产,方法为:胎膜破裂2h且分娩前,取500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g维生素C,静脉滴注,留意孕妇宫缩情况,胎膜破裂12h依然还没有临产,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取5%GS为溶剂,当宫口开3cm后,停止使用縮宫素。期间注意观察孕妇不良反应、宫缩情况。

研究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方法为:胎膜破裂2h且分娩前,取2.5U缩宫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5%、250ml),静脉滴注,初始静滴速度为7-9滴/min,留意宫缩情况,间隔20min左右对滴速予以调整,宫缩持续时间保持在40s左右,间隔3min。宫口开3cm后,停止使用缩宫素。若是期间出现收缩不协调、宫缩过于频繁、宫内胎儿窘迫时,需立刻停药。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剖腹产率、胎儿窘迫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剖腹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近两年来,胎膜早破发生率逐步呈攀升态势,胎膜破裂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母婴感染、早产等,威胁着母婴安全健康。现阶段,临床对胎膜早破孕妇十分重视,临床产科针对于孕足月的胎膜早破孕妇实施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旨在预防母婴感染,确保其安全健康[2]。缩宫素是一种经人工合成的催产素,由室旁核以及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细胞合成,能够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间接刺激,进而达到扩张子宫颈的目的。孕产妇临产前应用低剂量缩宫素,可对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类似于正常分娩,促使体部肌肉、子宫底产生节律性收缩的同时,还能有效松弛子宫颈平滑肌,帮助孕产妇顺利娩出胎儿[3]。临床通常采用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产前子宫收缩物理、子宫复旧不全以及引产等。

本文中,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研究组剖腹产率7.69%明显低于常规组23.08%,同时研究组胎儿窘迫率3.85%、产褥感染率7.69%、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7.69%均低于常规组19.23%、26.92%、26.9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刘萍,王云霞,陈子江[4]等研究中观察了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证实,相比于其他组而言,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后的产褥感染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剖腹产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

由此可见,孕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实施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引产价值更高,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参考文献

自兴会.为孕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167-168.

唐婷.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5):51-53+57.

孔娜,于龙飞.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7):62-63.

刘萍,王云霞,陈子江,等.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24):3721-3723.

猜你喜欢
胎膜早破引产缩宫素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盐酸利托君对112例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探讨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意义探究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分娩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