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促引导 爱撒春雨润心田

2018-10-22 01:50孙晖
黑河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仁爱之心思想道德德育工作

孙晖

[摘要]加强德育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分组,进行德育渗透,形成良好向上的班级氛围,制定德育模式评比细则,引进竞争机制,小组捆绑评价,带动全组进步,小组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协调,抓教育契机,推进德育的开展。教师应以爱育人,形成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建家长群,实现课堂、课外的延伸,家庭、学校共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工作;思想道德;仁爱之心

思想教育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德育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的初中阶段,德育是否实施到位,将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格素养和价值观的形成。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进行德育呢?

一、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分组,关注每一名学生

接触一个新的班集体,需要一个月左右的观察时间,用心留意学生在学习习惯、操行品格、行为特点、课间活动、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把他们分成A/B/C三个层次,全班平均分成7个小组,小组成员三个层次的学生均匀搭配。

怎么评价一名学生是优秀的呢?我认为,优秀不能只靠成绩来判断,不能因为其学习好就认为其优秀,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班级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但这名学生很细心,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我们班级靠近南门,行走频率特别高,课间经常踩出很多脚印,他等同学差不多都走进了班级,就主动拿拖布擦走廊。这种情况不是一次,除此之外,课代表发本时,他会主动帮忙,饮水机漏水了,别的同学接完水就走,他会默默拿一块抹布垫在下边。开班会的时候,我总结出他做的一些细微的工作,并且表扬他这一切不是做给老师看的,他真的是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这就是一种责任感,有责任感的孩子就是优秀的孩子,要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今天的你比昨天进步,那你就是优秀的。我对他的关注让他很吃惊,之后,他不仅更加热爱班级,而且学习也更用心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二、制定德育模式评比细则,促进全组进步

教师应制定适合本班级学生的德育模式评比细则,引进竞争机制,进行小组捆绑评价,促进全组进步。教师可以统一印发小组德育模式评比细则,就作业完成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状态、课间、自习、卫生、劳动、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仪、小考、活动、贡献等制定细则,各个小组依据评分细则给组内成员加分和减分。一天一记录,一天一评比,全组捆绑式评价,排名最末小组晚上值日,一周一总评,周评中排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悬挂一周流动红旗的荣誉。

这个机制确定后,小组成员的荣辱感和凝聚力迅速聚集,每个成员每天都想着在各方面如何有更好的表现,有一名学生自习课不认真学习被扣了2分,下节课听课时他格外认真,思考问题积极活跃,他期望良好的课堂表现能为自己、为小组加分。一段时间后,不认真听课、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明显改变很多,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书写格外工整的也多了,原来课间很多同学都打打闹闹,现在争着抢着讨论、研究问题,主动擦黑板、倒垃圾、发作业、捡纸搞卫生、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这些既调动班级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每个成员都想成为小组进步的功臣,刻意收敛不良的习惯,改正身上的不足,积极向上,班级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另外,每天组长都要总结本组成员的各种表现,下课各小组开会,交流讨论成员中谁有优点值得大家学习,谁有困难大家怎么帮助,谁有缺点要引以为戒,小组成员间的反思和交流极大地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形成生生监督、小组监督、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齐头并进,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成员,学生都尽力约束自己、团结协作、赶超比帮、力争上游,使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班级管理逐渐自主、自律,使班级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明确职责,分工协调,抓教育契机,推进德育发展

评分竞争机制在短时间内的效果是非常突出和明显的,但一段时间后,就有出现各种问题。这时,明确小组各成员职责,展开监管,显得至关重要。

每个小组设大组长一名,记分员一名,卫生组长一名,语数英副科组长和监督员各一名,组内成员人人都有任务,其中大组长一定选品学兼优、集体荣誉感强、有正义感的学生,全面负责本小组各成员的学习、卫生、纪律、活动等各项工作,还要监管本小组其他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记分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一天各项评比得分情况,并每天、每周统计得分情况,还要进行组内排名,每天第七节下课把小组平均分列在黑板上,下节课留5分钟的时间组长进行点评,全班小组间排名,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反思今天在哪项扣分多,明天如何改进争当第一。

因为涉及评比,有的小组评比就出现了作弊现象,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每个成员都能尽责,并坚守原则,比如查作业,第一天查某个小组都合格,第二天我让语数英三科组长轮换查,这个小组就出问题了,我教育学生,诚信负责是人所有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借这个机会,我要求各组成员承诺:不管负责哪一项内容,都要认真负责,不敷衍,诚信做人。那一刻,每一名学生都似乎长大了,郑重写下了承诺书,这之后小组各项工作落实开展更加有效了。

四、以爱育人,形成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教师应以仁爱之心善待每一名成长中的学生。初二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一名学生,他很聪明,学东西快,就是不良习惯太多。抽烟、打架、上课说话、睡觉不听课、上网吧,还和父母关系紧张,被学校处分过多次。一开始,我找他谈心,和他约定规则,比如怎么树立理想,怎么为父母着想,怎么为未来负责等,谈话后的几天之内挺好,一段时间后就又没有了效果。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教书育人,听起来容易,真要让有些顽劣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走歪路,太难,太难。但这场仗再难打,我也要打。之后的每节课下课,我都找他聊天。这堂课注意力集中了吗?听几分钟?有不会的吗?昨天晚上玩游戏了吗?作业不会的怎么办了?问同学了吗?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反思今天哪里做得好被表扬了?哪里还有不足吗?明天能改正自己的不足吗?几天之后,他就向我表态:“老师,我好好学,不让您再因为我操心了。”这之后,他还偶尔犯错误,但是和过去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后来,他还考上了重点高中,收到通知书那天,他欣喜若狂,真诚地说:“老师,谢谢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的学生生病了,我从家里带药,叮嘱学生怎么吃;有的学生腿摔坏了,我利用放学时间把落下的课补上,还叮嘱小组成员多加帮助;有的学生和母亲的矛盾特别大,我一遍遍找她谈心,让其体会母亲的不易,后来,她的母亲多次打电话对我表示感谢。正因为我以一颗真心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从而赢得了学生发自心底的尊重。学生尊重老师、敬爱老师,才会发自内心地听从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建家长群,家庭、学校共管,促进孩子成长

每个家长都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回家只听孩子的表述,有时以偏概全,给老师打电话又怕老师忙,没有时间,小组德育模式评比每天都会清晰罗列孩子一天在校学习、纪律、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家长看德育模式评比记录,既可以清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又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对孩子形成有针对性的鼓励,并对孩子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引导。比如,有一名学生的母亲发现孩子在文明礼仪一项扣了10分,她马上给我打电话了解情况。原来,她的孩子在自习课时嬉笑、说话,被班长批评,他恼羞成怒,骂了班长。我在班级批评了他,并扣了10分,他们小组那天评比排在了倒数第一,我让组长跟他谈话,让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家长听后放心了,也表示会配合老师的教育,让孩子约束自己争取进步。这孩子第二天明显听课认真,下课擦黑板、倒垃圾,帮同学摆桌子,看着他的表现,我欣慰地笑了。

德育工作是一项漫长、琐碎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班级氛围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实施德育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更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努力学习新理论和新知识,树立新型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乐观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可.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J].职业时空,2012,(10).

[2]刘金玲,杨庆龄.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7,(31).

[3]李岩.论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運用[J].小作家选刊,2018,(02).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思想道德德育工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教师的仁爱之心——怀念我的导师李晋瑗教授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