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8-10-22 01:50王元文
黑河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转化策略学困生

王元文

[摘要]目前,学困生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教育难题。转变学困生是各种类型学校教育研究的永久课题。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掌握学困生转化的对策和方法,对于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良好习惯,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转化学困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我校的现实需要。我任教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城镇的学生,也有大部分农村的学生,生源组成复杂,家庭教育水平低,学苗质量较差,學困生的比例大。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转变学困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每个学科教师必需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学困生在数学学科中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1.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是目前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表现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乃至辍学的最主要的原因。厌学的原因源于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热衷于网络交往;学校课程的设置片面追求升学率,每天不是语数外,就是理化,各科的题海战术把师生拖得筋疲力尽;就业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等。

2.缺乏数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不感兴趣,就会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逃避学习。

3.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力较差。虽然有许多学生主观上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学习的过程毕竟是很艰苦的,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几乎都是让父母帮助解决,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往往大多数父母又插不上手,因此,学生就不想继续坚持下去。

4.自卑心理作怪。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具有科学性、严密性、逻辑性、抽象性等特征。从小学学习应用题开始,部分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特别是一些女生,长期以来数学成绩不理想,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并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很笨,不是学习数学的料。烦恼不堪,压抑感越来越重,导致学生产生了无法学好数学的自卑心理。

5.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一是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把握不好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 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速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抓不住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的学生每节课做笔记非常认真,生怕漏掉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课堂笔记详细却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能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掌握学习规律,提不出问题,多数情况下还会感觉无从下手。三是在课堂上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贪玩懒惰是低学段初中生的特点,很多学生只要课堂听会了,懒于动笔,缺乏必要的强化和训练。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一些学生巩固程度不够,“欠账”越来越多,积重难返,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造成了学困的局面。

总之,在学困生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对学习数学感到厌恶,而后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注重研究初中学段学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找准形成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才能进一步研究对症转化的策略,有了解决办法才能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而且对巩固两基“普九”成果、实施素质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1.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像物理、化学学科一样,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 我们可以利用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得出上述性质。

应加强教学语言的应用艺术,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要特别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上课时往往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一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重对学困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和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对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诸如“数学马拉松赛”、小组及个人挑战“PK”等活动,以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让每名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都有角色,都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之中,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习惯,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适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留惩罚性作业的做法,都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基础,促使他们逐步提高。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

教师要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对他们不仅要关心爱护、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神游, 不会利用自习课,上课时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査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以使一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高分的机会,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很大,也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课堂上,重视动手操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学生不仅会学得更为系统与条理,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鼓励学生先进行大胆猜想,再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这样学生就会真实地经历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学生思维深处的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及教师长期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在新时代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拓宽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让学困生摆脱困境,走上正常学生的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转化策略学困生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