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分层教学,抓好四个环节

2018-10-22 01:50朱会力
黑河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质量

朱会力

[摘要]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不喜欢文化课学习,特别是对数学的领悟能力更差。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有效地进行区分,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两头,实行分层教学,抓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作业巩固、检查补缺”四个教学环节,对中职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分层;四个环节;教学质量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知识基础薄弱现象,尤其是在数学科目更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真正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我在长期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规律,总结积累了较为成功的教育教改经验,即“低起点,多层次”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采取不同途径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对口升学时学生的优秀率和毕业率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将学生按程度不同分为四个层次(四个小组):第一小组是拔尖的优等生,第二、三小组为中等学生,第四小组是学习有较大困难的学生,然后,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实行分层教学。

一、课前预习环节

多数学生一到上数学课就“头痛”,平时没有看书、预习的习惯,特别是三、四组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做作业,课本只是起着学习题集的作用。因此,我首先向学生讲解了看书预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课本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学会看书预习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探求知识的金钥匙。然后,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先从试解课本中的练习题开始,即本节中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运算的概括,从思考解答过程中再看课本中的例题及黑体字概括出来的法则,从而,解出练习题。不仅如此,还要追问为什么这样解答,并看本节课文列出内容要点及疑难问题。最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要求一、二两组的学生对概念要熟练掌握。对三、四两组的学生帮助指导复习旧知识,列出看书提纲,要求他们基本上能看懂课文,能理清课本上的内容,对于看不懂的知识记下来,可以请教一、二两组的同学,或课堂上提出来,教师帮助解决。

二、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设计课时计划时,以二、三两组的学生水平为基准,同时,考虑兼顾一、四两组学生。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教学基本规律,要求不过高,坡度小。对于概念教学,把教学的基点放在三、四组学生上,适当放慢速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得全班同学都能跟上教学的节奏。课堂提问中,让第一、二组的学生回答一些发展性的问题,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水平,而且,对其他层次的学生也有启发;对三、四组的学生让他们回答一些练习性的问题,有利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也能提高他们的信心。例如,在函数概念教学中,适当采用引导讨论,注重分析启发、反馈,先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函数概念的共同特性,并给学生列出下列学习提纲:(1)两个变量的相互联系。(2)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是如何发生变化的。(3)对第一个变量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第二个变量为什么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先让一、二组的学生解决好(1)(2)题后,请三、四组的完成(3)题,通过上面的提问分析,使全体学生基本上理解了函数的概念。在处理课堂例题和练习时,将题目分解成几组最基本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的指导下,以三、四组学生为中心,一、二两组学生配合完成。

课堂教学中,我随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注意把握学生学习动机、情绪、心理变化。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开展课堂讨论、典型方法交流、错误原因评论、学习心得交流单元小结等活动,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历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县防洪救灾指挥部领导询问二门山水库水位情况,结果发现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指挥部领导立即通知县通讯部门,要求工人师傅快速组织队伍进行线路抢修。这是一条直线距离20公里的线路,时间紧迫,工人师傅是如何迅速查处故障所在的呢?同学们想一想,线路师傅怎样做最合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最少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来。結果,三、四小组同学说,应该多派人员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进行查找;一、二小组同学设计方案是,找出水库与县政府之间的中点,用随身携带的话机向两端进行测试。如果其中一段正常通话,那一定就是另一段出现故障。再用同样的方法,逐步缩小范围,很快就能接近故障零点,排除故障,完成抢修任务。

我针对学生分组提出的方案进行了提问,如果一小段一小段进行查找,工人师傅要攀爬多少个电线杆呢?要知道当时天气不好,道路泥泞,抢修工作困难重重,耗时费力。如果用找中点的方法,既省力又迅速,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大致含义。

该实例是为了引入二分法的原理做准备,同时,也说明二分法的原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感受到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中体验了解题遇阻的困惑,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

三、作业巩固环节

课堂作业一般也是分四个层次,第一组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些难题的作业各半,第二组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同时,配少量有一些难度的题目。第三组一般是基础性作业,第四组都是最基础作业,如课堂中教师补充讲的较浅例题和书后的练习题。而课后作业则采取一、二组的课堂作业对换,三、四两组的课堂作业对换的形式。另外各组作业的题型基本一致,但内容不同。这样就能够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觉地模仿成绩较好学生的作业来完成作业任务。

对于各个层次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做必要解答,或在各组中当面进行批改,然后,发下作业,订正作业,通过分层作业,减少了抄袭作业的坏习惯。对于同一层次中抄袭行为要批评教育,向他们指出抄袭作业的危害。同时,班组中树立学习典型,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会到独立完成的乐趣。

配置作业的原则,对各个层次的要求和目的一定要明确,作业要适量,设计一些引导他们的思考、探索的问题,以期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配置时,教师要亲自做一遍,并且了解这些题目在哪些层次的学生中容易出错,错在什么地方,哪些题目属于巩固概念的基本题,哪些是难度较大的题,哪些是逻辑性提高的题,哪些是一题多解的题,哪些题是布置给哪一组的。哪些题什么时候布置都要斟酌清楚,直到是每层次的学生能做到一题一解,甚至一题多解。

四、检查补缺、提高环节

在分层次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好每层次学生的奋斗目标,对于每次单元检查,及时做出质量分析,对于没有达到本层次基本目标的学生,动员留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对于完成了本层次的基本目标,而达到上一层次基本目标的学生,将他们提高一个层次,对于一次检查中问题出现较多的层次或“实际”与“要求”有较大距离的同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格外注意他们,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帮助补缺,通过补课手段,再进行第二次补缺。对第四组学生,则从最低点开始按组进行补课,帮助一组和四组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互帮互学。另外,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会数学的信心,对课堂上吃不饱的第一组学生,课后辅导中,要加强对他们知识的提示和综合练习,课后编拟一些提示性的思考题,让他们相互研究,思考和探索。

由于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思维较为单一,对事物认识不够具体,注意力不够集中。又因数学学科的科学系统及其严密的推理方法,适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所以,只要适当引导,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好分层教学的四个环节,就一定能够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大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王雷,张淑萍.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2]张弘.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安双宏.教學课程[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质量
有趣的分层现象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分层”是座美丽的桥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