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真理与语境

2018-10-23 11:23孟于焕
学理论·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真理知识

孟于焕

摘 要:知识和真理问题自人类试图理解外部世界开始就已经出现。科学的进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类对知识与真理的理解,同时科学本身有其自身的局限。施拉格尔试图勾勒出一种与科学相一致的有关“知识与真理”的语境实在论图像,指出知识与真理不是终极的,取决于特定的条件或者语境,正是这种语境性使得获得世界的知识与真理成为可能。

关键词:知识;真理;语境实在论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076-03

传统哲学家对知识与真理问题均给出了各自的解释。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不仅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了科学探索结果的深刻影响,而且哲学家对知识与真理的理解也伴随科学的进程不断改变。因此,试图克服传统哲学解释的困境与局限,形成与现代科学成就相一致的知识与实在观就成为当今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美国哲学家理查德·施拉格尔(Richard H. Schlagel)提出一种有关“知识与实在”的语境实在論解释方案。

一、知识问题

对于知识问题的探索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知识的来源、基础、范围和限度——我们人类是否可以获得世界的知识?知识的基础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获得世界的完备理解?如何保证知识的可靠性?如何确证知识的真?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哲学家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一)知识的起源

知识为人类独有,是人类认知世界及其自身的产物。人类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试图理解外部世界并用特定的语言构筑起了系统的知识。那么,知识源于何处?人类为何会形成知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谈道:“求知是人的本性。”[1]1远古时期,人们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看到溪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看到火燃烧且感觉到很烫等自然事件,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后来人们就开始研究,逐渐深入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从古希腊时期直至今日,我们的认识已从宏观世界拓宽到宇观和微观世界。由于世界呈现于我们面前并不是自我解释的,所以我们需要创建知识以解释世界。如果世界直接告诉我们它的真实结构及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知识问题便不会发生。

简言之,人类由于好奇心驱使,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从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通过思辨方式认识世界,到如今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数学对世界进行探究,不管他们使用的方法是什么,都是为了有助于人类认识并理解世界,这一切的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世界不是自我说明的。那么知识产生后,我们如何保证这些知识是可靠的,知识确定性的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便成为核心问题。

(二)知识的基础

如前所述,知识源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好奇,那么人类又是如何建立起知识的?我们仍然需要回溯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永恒的、不变的、完美的真实的理念世界,一个是变化的、不完美的物质世界。人类可以通过感官感知到物质世界,因而也叫经验世界,但经验世界是变化无常、不可靠的。物质世界的事物及联系是不完美、变化和衰落的,因而不能代表终极真理。对于物质世界我们只可能有观点,可见、可感知的世界只是理想世界的一个模糊迷离、不完美的拷贝。永恒的知识只能从纯粹理想的形式中获得,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永恒不变的。关于它们的知识是稳固而坚不可摧的[2]16-17。显然,感觉经验并不能获得这种永恒的知识,只有通过人类的心灵,即理性才能得到。因此,在柏拉图看来,知识的基础植根于人类的理性。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的,知识的基础在经验世界之中。亚里士多德主张,获得知识的过程始于经验。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是经验的,离开这些经验我们什么也无法知道[3]52。这种观点肯定了认识是起源于感官同外部客观世界接触所形成的经验。经验在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经验的物质世界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形成了知识的两种基础,知识基础问题的哲学探究则要归功于笛卡尔。自古希腊结束之后进入中世纪,宗教神学占据了欧洲人的信念。伴随着哥白尼的日心说对旧有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地心理论主导地位的挑战,人们被迫开始反思知识的基础究竟是圣经、权威抑或是其他?笛卡尔为此提出“我思故我在”,正式拉开了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序幕。

(三)知识的合理性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哲学家对科学的反思,哲学家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知识的合理性问题上。笛卡尔和洛克等哲学家沿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继续为知识大厦的基础寻找更坚实的辩护;休谟则在贝克莱的影响下走向了极端怀疑论,怀疑我们可以形成外部世界的可靠知识;康德为挽救知识的合理性,统一为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提供哲学辩护。但是19-20世纪科学的进展对传统的知识说明提出了挑战。

在笛卡尔那里,通过“普遍怀疑”最后获得的真实且不可再怀疑的存在——“我思”奠定了近代哲学的理性原则。按照笛卡尔本人的观点,科学知识必须是从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的知识体系。源于人类理性的直觉和推演,人类就可以获得可靠的知识。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的直觉,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而向其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洛克还主张“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之间的区分,他相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第一性质包括形状、运动或静止、数目等和物质不可分离的那些性质,而第二性质则包括了颜色、声音、气味等其他各种性质。洛克认为第一性质就在物体里,第二性质在知觉者中。贝克莱在从洛克到休谟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在贝克莱的影响下,休谟走上了经验论的怀疑主义极端。贝克莱只承认感觉的存在,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并提出“存在即是被感知”。休谟同贝克莱一样认为“感觉之外一切不可知”。他根据其经验的意义原则,强调合理有效的知识只能来源于感觉经验,并且进一步对知识的因果理论提出怀疑,引发了构筑知识基础的归纳困境。康德为了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提出理性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案。他强调,认识虽然起源于经验,但没有理性认识能力的参与,没有理性能力对感性杂多的加工,就不可能形成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

总体而言,整个近代哲学都围繞科学知识的问题展开。但是由于实验科学还未得到充分发展,致使哲学仍然充满了思辨。科学无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哲学需要借助科学的成果。因此,如何基于现代科学的成就重新思考知识的起源、基础、合理性以期为理解知识问题提供新的洞见已变得至关重要。

二、真理问题

人类求知不仅为了获得对世界的理解,还希望自己的理解反映了世界的真实结构。因此,如何判断知识是否为真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截至目前,人们已经设想出三种方案。

(一)真理的符合标准

根据真之符合论的标准,观念或陈述的真假在于它是否与事实相符合,只有当其与事实相符合时才能被称为真。因此在判断一个陈述是否为真时,通过检验它与事实是否相符即可。亚里士多德最早明确提出符合论,提到“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1]79陈述是否为真在于与客观世界相符合,这看起来非常直观,即人们将看到的事实陈述出来即可,但这就是真理了吗?比如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色盲患者在看到一个红苹果后肯定会得出两个结论,那该如何判断他们陈述的真假呢?因此,真之符合论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确定陈述是否与事实相符,如何确定什么是事实。

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事实”的判断更加不确定。在望远镜和显微镜发明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眼睛揭露了真实的物理世界。但是科学表明人类所在的世界有很多层次:宏观、微观和宇观。在日常的经验世界中,“地球是静止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事实。因此,陈述“地球是静止的”“太阳东升西落”,根据符合论标准就是真的。但是随着牛顿科学及技术的进展,我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确定这些陈述只是表面为真。显然,符合论的标准在实践中有时会遇到真正的困难。

(二)真理的实用标准

伴随现代科学的进展,我们得知现实世界不是由可观察现象揭示的,而是由自然现象表层下的“不可观察的粒子”构成。这时,我们便无法再用符合论的标准判断这个范围内断言的真假。为此,以詹姆斯(William James)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者提出“有用即是真理”的主张。他们认为那些可以解决难题的理论就可以被看作是真的。

20世纪以来,科学的证据主要来自实验,而非感官观察。我们的可观察能力是有限的,于是随着探索的深入自然就推动了实验的产生。通过构造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我们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自然的知识,正是这些实验发现补充了我们有限的感官观察。因此,当我们在实验检验之前不能确定我们关于解决问题的假设是否为真时,实用标准就会成为很受欢迎的标准。例如登月的决定,这在最开始并不知道是否可以成功。对于任何假设是真实的,它在本体论层面必须是符合事实的,但是关于假设的真假的判定取决于做出检验的预言。所以,事先不知道这些程序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实用主义标准。即“一个观念或信念如果有效即为真。”[4]234-235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理论都是真的。比如,地心说对天体现象有较成功的解释和预测,但众所周知,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说并非真理。总之,实用主义真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即使可以做出成功的预言,理论也有可能是假的。

(三)真理的融贯标准

融贯论的真理观认为,陈述是否为真,在于它是否与该信念所在的系统相融贯,如果一个陈述与它所在的知识体系相一致、融贯,那么它就是真的,反之就是假的。从我们对真理的符合论和实用主义标准的讨论中可以发现任何真理的检测不只是单纯地对特定陈述的检测,而是取决于一种概念语言系统的背景。正如刘易斯(C. I. Lewis)所言:“如果没有范畴网络和确定的概念,我们甚至都不能询问经验。直到我们的意义是确定的,我们的分类固定,经验才可能令人信服地加以确定。因此,在观察或实验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拥有一些标准能告诉我们什么经验将回答什么问题,怎么回答”[5]259。

融贯论主张的是命题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融贯,强调整个系统的无矛盾性。然而,神话和宗教理论也有可能是自身融贯的系统,但神话和宗教并不被认为是真理。因此,真之融贯论的问题在于在什么范围内融贯,以及融贯自身的标准是否真实都不是可轻易回答的问题。

因此,究竟什么是真?如何给出真理的合理性解释依然没有共识。

三、知识与真理的语境实在论解释

由前述分析可知,知识的起源、基础、合理性及确证(真理)问题与科学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形成与科学发展及成就相一致的解释自然是哲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施拉格尔为此提出一种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方案。

(一)知识的语境实在论解释

关于知识的基础问题,传统哲学对知识基础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路径:柏拉图的理念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这两种对知识基础的解释路径均是思辨的。施拉格尔试图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来解释知识的基础问题,他从拥有一个中枢神经系统进化的人类有机体开始探讨。按照现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的成果,人类可以研究大脑中神经的结构及运作。这些研究揭示出大脑中的神经元因外部感官刺激做出反应,这种刺激会形成一种内部模式,即形成概念。比如,我们看到桌上放着一个杯子,我们会说桌上有一个杯子。这是我们看到了这个杯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说是杯子对我们的感官进行刺激然后反馈给我们的意识。当我们与外部世界接触,大脑中就会形成一种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模式,也就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概念。因此概念的形成对任何知识都是基本的[4]48。另外,语词的意义也很重要。语词的意义涉及科学家对世界的理解并构成了世界的表征,没有意义,知识也不会形成。因此,关于知识的基础问题,施拉格尔强调了概念和意义的本质作用。

此外,笛卡尔、洛克、康德等虽然在解释知识合理性问题时都受到科学的影响,但思辨成分较多,甚至对知识本身提出了怀疑。比如,牛顿虽然得出了万有引力的公式,但无法解释力是否真正存在。就此,施拉格尔批判了休谟的怀疑论,人类的观察经验可能依赖于或者受人类有机体的条件限制,但如果我们仅限于对象的可观察性质,则人类不会在实验中发现或用仪器观察到实体的内在结构。如果不知道面包的组成成分或者为什么它们具有它们所能产生的生理学效果,那么人们对于面包为什么具有营养价值就是无知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的知识可以是精确的,因为现象尽管是在特定的语境或者条件下存在,但是它们展示出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我们能够说明它们相对于那些条件的发生,而不用拥有一个完备的或者终极的关于自然的知识。”[4]123因此,在特定条件下知识可以描绘真实的世界,知识是实在的。

(二)真理的语境实在论解释

一个陈述为真取决于它所陈述的即为事实。在认知层面,我们该怎么判定世界的理论是真还是假?通常的做法是需要一个特定的真理标准。施拉格尔通过符合论、实用主义和融贯论这三个真理标准来说明每一个真理标准都有自己的限定条件,不存在唯一的真理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地球是静止的”这个陈述来理解施拉格尔关于符合论标准的思路。根据施拉格尔的解释,符合论标准适用于日常语境,在我们日常观察中“地球静止”是事实,这是真的。但在宇观层次,地球自转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事实。日常语境和宇观语境是两个体系,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因此,施拉格尔得出,真理的符合论标准适用于日常语境,即在直接经验中是适合的。当我们在日常经验世界谈论问题时,可以运用符合论的标准来判断断言的真假。

实用主义标准认为那些可以解决问题且做出成功预言的陈述为真。但我们知道有些理论可以预测并解决问题,之后被证明不是真理。对于这种情况,施拉格尔认为真理的检测包括观察者、研究设备和程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这些一起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语境。当其中一个条件发生变化时,整个结果就会不同。地心说提出时人类处在一个没有实验科学所支持的时代,仅仅通过观察得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结论。随着科学发展人类发明了众多科学仪器,研究设备发生了变化,结论也发生了改变。因此,科学史上经常出现当时解决了困惑,后来因为条件的改变而被新的理论代替的情况。所以实用主义标准适用于特定的语境。

最后,关于融贯论的标准,施拉格尔认为在对陈述进行判定时要有一个范畴或概念网络,构建的理论或得出的实验结果要与其解释框架一致、融贯。如果不融贯并不一定要否定概念网络,而是检测实验数据是否出现了问题,又或者是理论框架需要修订。比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实验的结果与传统理论框架不一致,但迈克尔逊和莫雷是在很严格的条件下分别独立进行了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这种情况则需要进行理论修订。因此,真理不仅要与该信念所在的系统融贯,而且关乎系统本身的有效性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真理的符合论标准、实用主义标准还是融贯论标准都依赖特定的语境,有其相应的适用条件。因此,按照语境实在论的解释,不存在真的单一的、唯一的或一般的标准[4]192。

四、结语

知识与真理问题一直处于哲学探究的核心,施拉格尔试图以科学为基础重构知识与真理的解释,提出语境实在论的方案。语境实在论是一种新的科学哲学进路,它试图更合理地理解并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语境实在论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知识和终极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认识世界的局部真理。语境实在论宣称科学理论探究的实在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对于现在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要抱有信心,相信在合适的语境下一定会得到解釋。正是语境实在论提供了人类研究可以无限期地产生重要新真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美]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李宏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美]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M].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Richard H. Schlagel, Contextual Realism: A Meta-physical Framework for Modern Science[M]. New York: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1986.

[5]C.I. Lewis, Mind And The World Order[M]. New York: Dover Publishing Co. 1929.

猜你喜欢
真理知识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两校方略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