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培育民办高校党员斗争精神作用探析

2018-10-23 08:21王铁锋
学理论·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民办高校

王铁锋

摘 要:红色文化是植根于中國共产党人血液中的精神基因,红色文化包含的斗争精神更是我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精神力量。尤其是民办高校党员,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党的组织工作相对薄弱,因此,更需要传承红色文化中的伟大斗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需要。

关键词:红色文化;民办高校;斗争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143-02

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斗争精神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克服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培育伟大的斗争精神。

一、正确理解红色文化和伟大斗争精神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红色文化和伟大斗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红色文化,就是一种斗争文化。因此,要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培育伟大斗争精神,必须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红色文化是伟大斗争精神的重要载体。早在我党成立初期就已经开始红色文化的孕育,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精神也不断提高,培育了著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又孕育了“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等伟大斗争精神。正是由于红色文化的不断传播,不但使我党在斗争中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且使红色文化还远播国外,无论是最初的1936年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的《神灵之手》,还是后来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都使中国的长征精神传遍世界,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精神肃然起敬。

另一方面,伟大斗争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正是伟大的斗争精神,使红色文化成为独具我党特色的新型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的斗争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为理想信念拼搏奋斗,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更需要伟大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曾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的“7·26”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伟大斗争”进行了新的界定,并把“伟大斗争”列为“四个伟大”之首,充分体现了伟大斗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而要更好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更需要红色文化的滋养,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领导班子成员,来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重温入党誓词。这一切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更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其中蕴含的斗争精神,并在新的伟大实践得到发扬光大。

二、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对培育民办高校党员伟大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

民办高校党员,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党的组织工作相对薄弱,成为高校党组织建设中的“短板”,因此,在民办高校党的思想建设中,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扬伟大斗争精神,对于民办高校党员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民办高校党员克服党组织工作相对薄弱带来的影响,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红色文化是锻铸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特殊材料,它蕴含着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信仰、先进理想信念、崇高精神追求,构成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传统和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因此,民办高校广大党员要从红色文化传承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有利于民办高校党员克服临时观念强的“打工心态”,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培养担当精神,克服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正在进入爬坡过坎儿的关键阶段。“铁肩担道义”的担当精神,是一种直面问题与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前民办高校广大党员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也是民办高校广大党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力量之源。

三是有利于民办高校党员克服缺乏斗争经验的问题,在红色文化传承中获得应对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智慧,提高斗争本领。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开展各种斗争的原则和方法,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由于党员队伍整体比较年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迫切需要红色文化的滋养。所以,只有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才能使民办高校广大党员,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汲取红色文化养分,在坚持原则、坚守信仰和坚定立场的基础上,因时、因势和因地采取最为有效的积极行动,从而达成既定的目标使命。

三、切实把握红色文化培育民办高校党员伟大斗争精神的基本环节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要把红色文化传承落到实处,切实培育民办高校党员的伟大斗争精神,必须要注重从实际出发,针对问题做,带着问题改。具体说,民办高校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办高校在红色文化宣传中既要强势弘扬主旋律,也要开展“柔性”“渗透”式宣传,正视网络时代受众的解码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我们要用新型的、高端的网络媒体来宣传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来宣传我们的红色文化,传承我们的红色基因。但从各民办高校红色网络宣传角度看,往往存在着网络语言表达无力,网络宣传互动性不强,以静态方式靠观众自行获取信息,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因此,网络时代强势的话语控制和垄断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红色文化宣传中要寻求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平等地位,充分体现网络的个性,从“受众者”即广大党员的角度思考,以贴近实际和不断创新的风格服务党员群众,努力从一个“说教者”向良师益友的角色转化,使民办高校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伟大斗争的精神和信念。

第二,民办高校在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既要注重思想灌输,也要注重在实践中砥砺前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动力、源泉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解决问题与克服困难的手段与途径。伟大斗争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首先体现为实际的行为举措。因此,在红色文化传承中,要使广大民办高校党员和积极分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错误思想做斗争,同固化利益做斗争,同腐败现象做斗争,不断提高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民办高校在红色文化宣传中不但要充分利用国家顶层设计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注重挖掘本区域的资源优势,使红色宣传“点”和“面”有机结合。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一系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以辽宁为例,就有充分的红色历史积淀。辽宁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辽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其中在国内外有很高知名度的红色资源,涵盖土地革命戰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时期。因此,挖掘辽宁省特有的、生动的、直观的红色资源,可以为辽宁民办高校红色宣传,培育党员伟大斗争精神提供地方特色的文化支撑。

第四,民办高校在红色文化宣传中既要把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总体宣传链条,也要抓住党团员队伍中的关节点,积极开展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党团员的宣传培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民办高校的特点决定青年教师人数居多,而广大学生则是学校的主体。他们不但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承载着民办高校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同时,青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青年党团员红色文化的传承就成了重中之重。为此,必须积极发挥两个队伍的作用,“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弘扬中国红色文化,传承伟大的斗争精神,才能克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切实增强民办高校党员的党性,提高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2]辛向阳.深刻认识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N].人民日报,2016-05-11.

[3]张海峰.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力量[N].解放军报,2017-08-07.

[4]曹歌.伟大的斗争源于伟大的实践[N].光明日报,2017-11-27.

[5]陈一收.革命文化是锻铸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特殊材料[N].光明日报,2017-08-11.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