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2018-10-23 09:58刘芳许杨王虹晶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刘芳 许杨 王虹晶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更是如此。如何设置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事关未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关系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设置 幼儿园实际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有待继续挖掘,可以根据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视角,从课程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衔接方面研究新的思路以充分彰显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科学性,解决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增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性、科学性、旋律性、广泛性,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经验更加丰富,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当前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观念的主体,素质人才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它面临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挑战性,当然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在学前教育领域,除了要建设一大批能够满足幼儿学习的幼儿园外,还要加强高校本专业人才的教育体系建设,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工作的开展。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就是在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這个标准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作为一种培养的标准依据,要求教师又快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挑战。

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相对美国落后,缺乏同一性的幼儿教师培养标准,在教育部层面,虽然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职能、培养计划、培养任务等方面有了宏观的说明,但是在具体衔接层面缺乏有效的指导。比如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说明,这就留下了一些疑难问题让后人解决。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是否满足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求,能否顺应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变化。

2.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2.1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不衔接

据调查,我国当前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课程中,理论环节过于复杂,对于实践的帮助并不是很大,有的学生在实习当中发现很难适应幼儿园的工作,这部分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61.4%,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践能力,甚至这种转化取得效率不高,这和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按照要求,幼儿园工作必须具备基本技能,比如英语口语、动画制作等,一些课程忽略这些内容,学生只会上网聊天,对英语口语等技能缺乏有效的培养,只停留在能够看懂,难以达到和幼儿交流的程度。这种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可见在具体教学当中,课程安排得并不是那么合理。

2.2课程内容缺乏合理布置

通过对一些师范生的入职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存在弱分类和弱框架现象。弱分类即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相关度高,弱框架即因教师对内容的决定权较大,导致课程内容与课程本应传递的知识差异大。在高校现行课程设置中,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等课程的知识间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各学科间如不加以整合,知识的高度关联将对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干扰。

2.3艺术类课程结构不合理

当前一些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设置不够重视,资源利用率不是很充足,在教师聘用上缺乏标准,虽然教师聘用要考虑到灵活性,但是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让艺术技能培养和方法内容形成统一化结构,保障艺术课程教学按照阶次性进行下去。艺术课程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也不是机械化的教育,而是要真正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幼儿从小就建立一种正确的审美价值,体会到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内容,让幼儿自觉感受到美的产生过程,因此艺术类课程的结构要多增加启发性的内容。

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3.1建立兼容多元的课程体系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教师教育机构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科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比例。根据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及学分要求,确立相应的课程结构。”从这个《意见》可以看出,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它需要多个环节的支持,而且要有适当的部分比例,不能过于偏重专业知识能力,而是要将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及其他进行整合,具备兼容性和多元性,让毕业生掌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并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幼儿园工作的千变万化。

3.2通过建立UGS教育模式加强实践转向

UGS教育模式作为最前沿的教育模式,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试点经验发现,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谓UGS是指将大学、地方政府机构、幼儿园三方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共同献策,以便更好地解决高校教育与幼儿园实际工作不对等问题。大学起的作用是毕业论文指导,地方政府起到的作用是对资源进行调配管理,幼儿园发挥的作用是见习、实习,同时在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考察,不能仅依靠理论知识衡量是否毕业的标准。将高校的课堂延伸至幼儿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利用这种模式加强实践转向。

3.3完善教育监管力度和体制建设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不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应得到关注,有关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越来越凸显。无论从课程设置本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育体系视域角度,都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的重新认知,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是我们最需要继承的精神品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时为教育科学化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另外,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监管问题,要加快监管机制建设。监管机制可以为制度建设、技术投入的有效监管提供保障。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运作和管理两个监管上面不够成熟,总的来说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未来前景有一些弊端,要求我们要适当加快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制度的步伐。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专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更是如此。如何设置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事关未来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跨越性与综合性发展。我国当前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观念的主体,素质人才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它面临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挑战性,当然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在学前教育领域,除了要建设一大批能够满足幼儿学习需求的幼儿园外,还要加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以便更好地满足和符合未来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俞裕芝,李召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入职适应研究——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性质的视角[J].幼儿教育,2014(33).

[2]曹绍平,苏艳娥,谢秀媚.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现状社会调查研究与对策——以广西、广东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4).

[3]彭海蕾.美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性特征[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4]刘益春,李广,高夯.“U-G-S”教师教育模式建构研究——基于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3(01).

[5]李玉华,华爱华,张云亮.上海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园发展状况调查[J].幼儿教育,2012(12).

[6]王海英.“顺应”与“引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