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菜

2018-10-24 06:16绿绮
新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上菜马尾辫桌子

绿绮

“6173团的游客上车了,我们去吃跳菜!”

唉,正忙着和大理优美的民居合影,小导游又催着赶路。这一路上的团餐真是不敢恭维,就像导游说的“只管饱,不管好”。跳菜又是什么东东?哪有粉墙彩绘的民居有吸引力?!

闷闷不乐地上了旅游车,导游拿起话筒开始讲解:“我们沿着大丽公路去下关镇的闲庭香本土风格宴餐厅吃跳菜。我以前给大家介绍过,大理四绝——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下关镇的风大,所以当年很多富裕人家为了挡风,都在大门前修建照壁。照壁上绘着丰富多彩的图案,成为大理民居特色。我们透过车窗可以看到沿途民居的建筑风格。至于跳菜,我先不给大家介绍,等到了餐厅,大家自己体会。”

我们在214国道的大锦盘加油站附近停了车,奔向午饭的地点——闲庭香本土风格宴餐厅。

餐厅是白色的四层小楼,周围没有特别的景色,餐厅旁边石壁上垂下来紫莹莹的三角梅,如花的瀑布,像晚风中的霞彩,给色调单一的公路和餐厅带来了灿亮。

我们是第一拨客人,找到一个靠近舞台的地方坐下,恭候大餐“跳菜”。

没过十分钟,就听到一阵热烈奔放的乐曲从舞台右侧一个黑色布帘中传出,门帘一挑,一个穿着粉红色彝族服装、头上扎着红绿搭配的彩条的中年女子甩着彩色的手绢,踏着打歌的曲调旋转蹦跳而出,迈步上了舞台。她后面是个三十来岁的穿着正黑色镶着彩边的衣服的男子,他头顶一个长方形木盘,上面是两大盘菜,手里各有一个木盘,每个木盘里是两盘菜。他跟着音乐的节拍欢快地跳着舞。观众已经惊呆了。

最后出来的是一个50来岁的男人,衣着和年轻男人一样,黑色的镶边坎肩搭配黑色的阔腿裤,一个粗壮的马尾辫和他黝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突出的颧骨,都显示出他独具的民族特色。他像年轻人一样,舞蹈完之后,把手里的菜摆放在餐桌上。

客人陆续进来,渐渐坐满了餐厅。他们三个人一边跳舞一邊上菜。他们上菜的任务还没完成,我们都吃完了。收拾好东西走到门口,一阵急雨隔住我们。只好在门口等。

梳着马尾辫的男人走过来,笑着说:“别忙着走,我的节目还没完。”我们赶紧找到自己原来的座位,等着更精彩的表演。

他和那个穿着鲜艳的女人又上台表演,但手里和头顶没有木盘。不一会儿,那个年轻人搬上来一个大炕桌,放在舞台上。桌子上是五六个装满盘子的菜。

这是要干啥?顶桌子么?

梳着马尾辫的男人在歌舞声中俯下身子,头渐渐挨近桌角,张开嘴,叼住了桌角。他带着桌子慢慢起身。用嘴叼住了一桌子菜!舞台下面掌声雷动。

他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和旁边的女人舞了起来。女人引导着他走下台阶,走向更远处的餐桌,走向期待他的客人。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餐厅这么多人,万一撞到哪里,桌子翻了,盘子打了,怎么办?但是没有万一。他走到哪里,都能点燃用餐者的激情。他的眼里始终含着笑意。

“跳菜舞”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的南涧无量山地区。盛行于南诏国时期。

深山崖壁陡峭,水流湍急。野林高树缠藤,猛兽出没。彝族先民拿着棍棒和石头围猎猛兽,跺脚、吼叫、跳跃是他们震慑动物的心理战术。当猛兽毙命,他们围聚在火堆前面,向深山呼喊,向英雄致敬,呐喊歌吟,手舞足蹈。他们模仿狩猎的动作,把食物分给族人。“跳菜舞”慢慢流传下来。

公元800年,“跳菜舞”的伴奏乐《南诏奉圣乐》舞动长安,被列为唐朝十四部乐礼之一,“跳菜舞”轰动长安,自此盛行中原。

回到北方很久,我还能想起小导游的介绍:“彝族跳菜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纪大的舞者是李金富,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表演过彝族跳菜。”

猜你喜欢
上菜马尾辫桌子
擦桌子
等一下
一种面向中型餐厅的智能轨道机器人上菜装置设计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拼桌子
打桌子
天上掉下个“马尾辫”
缕缕发丝献爱心
你用对“数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