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2018-10-25 06:31雷林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细线基础知识高中物理

雷林文

(柳州市第一中学 广西柳州 545036)

物理是有关于大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注重于研究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的一门自然科学。高中物理知识既抽象又复杂,而且知识之间又有着相互关联、承上启下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知识点的吸收消化,要牢记一些基本概念或规律性的结论,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锻炼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锻炼,以此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电灯的发明到现在的各种电子产品;从起初的BB机到现在的智能电话或是网络信息实时通信传输;从蒸汽机车的成功使用到现在的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这些都体现了物理学与人类生活的不可分离,也体现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物理是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对我们而言物理并不陌生,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了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是具有很强逻辑性的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我解题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学生自己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才会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的点,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知识概念既抽象又难懂,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要加强提高,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十分重要。高中物理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多,又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这为高中物理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学生很难全面理解物理中所学的知识。教师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加强培养高中生自我解题能力,使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解题,去认识物理概念,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可以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效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加强高中生对解题兴趣的培养

由于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物理知识了,学生们对物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但只能算是一个中级阶段的了解,对于物理思想认知还不够全面,学生们基本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物理,认识物理,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叛逆阶段,好多学生都不爱听老师的话,做事往往与老师背道而行,一意孤行的遵从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丢失了学习的快乐,一旦课堂中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记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是很关键的。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可以使课堂学习氛围更浓厚,避免学生课堂溜号搞小动作,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互动,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进而增强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热爱与不断探索的兴趣。例如,人教版物理选修三《动量与冲量》一课,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可以做以下实验,准备两支完好相同的粉笔,其中一支从一定高度落到光滑的桌面上,另一支从相同高度落到铺着较厚毛巾的桌面上,落到光滑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而落到铺有毛巾桌面的粉笔却完好无损。从而引出动量与冲量的相关知识内容。借用小实验来作为课前引导,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通过实验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路

现在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学生是无法完成的,即便有些学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解题训练,但其实也是被动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得到良好的训练。要想训练好学生的解题能力,大量练习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前提要考虑好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喜欢做题,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其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比如,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整体教学法,使其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并学以致用。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拉力的计算》一课,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可以给出如下题目:“物体a与b放置在桌面上,a的重量是1千克,b的重量是2千克,并且a与b之间有细线连接,如果忽略连接a与b之间细线的质量,a与b受到水平向左和向右的拉力分别是10牛顿和40牛顿,请计算a与b之间的拉力是多少?”像这样的题,在作答过程中学生很难想象出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像,教师可以使用教学道具为学生展示出这样的场景,方便学生直观地看到场景。因为a与b是被细线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它们的加速度是一样的,届时a物体受到b物体往右的拉力和细线往左的拉力,通过教师对此题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算出了a与b之间的拉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严密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人教版物理选修四《机械波》的题目:一列波的波速为0.5 m/s,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波形如细线所示,这段时间可能是多少?这个题目可能是波传播一个周期后呈现细线波形图,也可能是传播多个周期后呈现细线波形图,这就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严密。这个题目很多学生看了图形后往往只思考到波往左传播而忽略了波往右传播的情况,借助波传播的双向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优化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其实并不复杂,很多题目的解题关键都在基础知识上,基本都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因此,若想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具有较强的解题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渗透物理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师在讲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教学情景,使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中真正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并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书本知识,更是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爱上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细线基础知识高中物理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清律的基础知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细线转圈
细线吊冰块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