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山核电站到“华龙一号”
——记中国核电事业的逐梦努力

2018-10-26 06:08
国防科技工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秦山华龙一号华龙

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听取上海市缺电情况的汇报时表示:“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靠核电。”又说:“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搞原子能发电。”后来获得批准的30万千瓦核电站工程便命名为“七二八”工程。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七二八”工程几经曲折,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启动。1983年6月1日,我国自行设计的30万千瓦核电站在秦山破土动工。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电站浇灌第一罐混凝土,一期工程开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年发电量为17 亿千瓦时,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这一“国之光荣”,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欧阳予曾有一番评价,“秦山工程的建成投产,不仅将为我国增加3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工程,我们能取得从科研、设计、建造到调试、运行的完整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并培训队伍,初步形成自己的核电科技体系和工业建造能力,这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欧阳予曾参与主持并组织完成了中国第一座生产堆研究设计。在担任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期间,他全面负责技术指挥和决策,主持制订了核电站技术方案,主持完成秦山核电站的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解决了建造中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主持完成秦山核电站安全性的报告。

成功并网发电后的秦山核电站再接再厉。1996年,秦山二期工程开工,在原址上扩建2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三期工程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是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项目,采用了后者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

不过,欧阳予心中还有更高的期许。1999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这仅仅是开始”。确实,站在今天回望来路,核电发展尽管走过艰辛,但毕竟步履坚实,接连踏上一个个台阶——

1999年7月,中核集团开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的自主研发;2007年4月,CP1000研发启动;2010年1月,基于CP1000的ACP1000专项研发迈出步伐。2013年4月,ACP1000与 中广核融合形成“华龙一号”,2014年11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福清5、6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从1985年开始起步算起,近30年时间里,中国的核电事业用大步前行形容并不为过。而这一切成就,某种意义上都可以上溯到浙江的秦山。发端于秦山的细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终于汇聚成核电事业的蓬勃浪潮。

2015年1月12日17时,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基地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30年的时间,见证了秦山核电站成为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30年的时间,浓缩了中国核电筚路蓝缕的创业、累累果实的收获和信心满满的希望。

“华龙一号”让中国跻身世界核电水平第一阵营

如果说2015年代表着秦山核电站的完美“收官”,那么同一年发生的另一件核电领域的大事则与秦山一起,把后者创造的辉煌加以放大,给核电事业带来新的面貌。

2015年5月,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机组正式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采用世界最高级别的安全要求和最新的技术标准,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所有安全要求,满足美国、欧洲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标准。它基于我国近30年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营所积累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借鉴AP1000、EPR等国际上的先进核电技术,依托我国业已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和能力,实现了集成创新。首台“华龙一号”国产化率即达到85%,与国际上所有的三代主流机型相比,安全性和先进性优势明显。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核电水平的第一个阵营,也是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继高铁之后,“华龙一号”也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新的名片。

2015年8月20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浇筑下了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华龙一号”最早的出口项目开建,我国核电拉开了“造船出海”的序幕。同年10月21日,在中英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正式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投资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EDF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HPC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截止到2017年8月,“华龙一号”海外项目已有两台开工建设,并锁定两台机组订单(阿根廷阿图查4号与巴基斯坦C5项目),另有多个国家愿就建设“华龙一号”开展合作。“华龙一号”的出口,带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及相关服务的“走出去”。据统计,每出口1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预计能够拉动装备制造和设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全寿期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仅仅在二十几年前,当用“八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还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写照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就这么短短的20余年,中国的变化如此之大,已经在核电这一先进的技术领域开出绚烂的花朵,并正式跻身于发达国家长期踞守的国际大市场。

面对赞扬和惊叹,“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表现得很谦逊,“每个伟大的工程总有一批微不足道的参与者”。对他而言,是命运的垂青让他有幸成为逐梦者中的一员,亲身参与了几代核电人梦想的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山二期总设计师叶奇蓁曾说,“如果只是从国外买技术和设备,我们就不可能掌握核电的核心技术,也不可能实现出口。”在经历了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和岭澳二期核电站等中国自主设计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后,邢继担纲“华龙一号”的重任。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研发“华龙一号”的整整16年时间里,邢继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从顶层方案、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到相关重要实验验证等型号研发工作。他们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跨越重重挑战,在艰苦卓越的探索中实现了几代核电人的“中国梦”,为中国核事业“挺起了腰杆”。

中国核电走向新征程

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中,秦山核电站和“华龙一号”分别具有特殊的意义。秦山核电站吹响了中国核电建设的第一声号角,“华龙一号”则塑造了新世纪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新形象。从秦山核电站到“华龙一号”,两个时间节点,连接成一条中国核电事业的成长路线,在改革开放的瑰丽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项事业的成功,从来少不了信念的支撑和激情的涌动。回首中国核电事业的30余年岁月,无论是老一代的创业者,还是新一代的接棒人,他们身上那种百折不回的执著、强烈的使命担当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邢继坦承,自主发展核电是核电几代人所奋斗的目标,中国核电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是时候崛起了。如果自己这代人能够再做一些努力,这个目标就会变为现实。而如果自己放弃了,就放弃了这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梦想总伴随着激情。有梦想,有激情,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逐梦的道路上,中国核电人仍在继续努力,迎接更大的辉煌。

猜你喜欢
秦山华龙一号华龙
好好去爱
智慧漳核 华龙腾飞
“华龙一号”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华龙引领 国之重器
秦山核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经验与工作展望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装卸料机设计审查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
“华龙一号”落地英国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