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

2018-10-26 11:00于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幼儿

摘 要:艺术教育一直幼儿家长比较关注的培训项目,现今也有很多种类繁多的艺术培训机构。同时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在幼儿园课程中也都涉及相关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艺术教育的意义一直是家长和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因为对艺术教育意义的挖掘涉及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定位,幼儿年龄还小,在艺术教育的价值方面受教师和家长的影响比较深刻,所以成人的价值导向可能会影响幼儿在该领域的表现。本文从艺术教育的处境入手,探讨艺术教育的工具价值和精神价值,引出对审美价值的关注,期望成人可能还原艺术的本真给予儿童一个美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 艺术教育 价值探讨

一、艺术教育的尴尬处境

艺术教育在幼兒教育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家长认为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让幼儿变得很高雅,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让子女未来从事专门的艺术工作,认为这样的工作和职业没有更好的前途,毕竟能成为艺术家的还是少数人。所以有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时,其心理是有点儿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希望幼儿学习艺术可以掌握很多技巧,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一番,另一方面确害怕幼儿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所以艺术教育的内容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在追求精专的道路上最后可能有着艺术演绎者、艺术创造者和其他从事行业的艺术爱好者等几种结果。[1]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起源

早期艺术的起源有几种学说包括巫术说、劳动说、剩余精力说等,最有名的缘起说是出于祭祀活动的需要,所以相应的在古代艺术可能更多的是为祭祀活动服务,而从事艺术相关的专业人士更多的是从事祭祀活动来推动艺术的发展的,所以艺术教育的也是未来培养从事祭祀活动而服务的。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原来很多需要祭祀完成的活动逐渐被取代,很多从事专门祭祀活动的艺术从业者也逐渐剥离出来进行专门的艺术作品创作和演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民精神的需求才逐渐发掘艺术本身固有的价值。而在今天中国现有的升学和子女职业的期待下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对艺术教育的期许,包括工具性质的和精神价值方面的。[2]

三、艺术教育的工具价值

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升学等方面来说是具备工具价值。例如,有些艺术培训机构打出艺术培训可以更有利于儿童进行升学考试或者是作为加分项,连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也认为艺术是作为进名校的砝码存在。例如,有些艺术教育教师会认为她教授艺术课程的价值在于可以在某些小学面试或者是大赛中获奖,通过艺术生的方式获取入学资格,此时连艺术教师都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此。此外,有关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某些艺术教育的培养可以让幼儿在认知、创造力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促进的作用。所以有些家长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时会考虑到可能会对其他领域的学习起到作用的出发点去支持。这不同于早期的为祭祀活动服务而是从个人出发,家长试图谋求通过艺术教育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可能是增加一个竞争机会,也可能是看到艺术教育对于认知发展方面的工具价值所做的选择。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再迈向公民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公民的几项素质中基本的是道德的培养,而对公民素质要求中最高的就是审美的培养,审美又是艺术教育培养的中心。如此,家长才会清楚,对于一个人来说具备审美是比较难的。所以本文开头所提及的艺术确实的高雅之处在此也可以体现出来。[3]

四、艺术教育的精神价值

幼儿艺术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对内感受和欣赏,对外表现和创作。那么在落实艺术教育的价值时就应该发掘核心内涵,而不是用功利价值去左右它。比如对于幼儿来说唱歌首先是要愉悦自己,享受音乐,而不是首先想到的是他唱歌能拿什么名次,他唱歌唱不好怎么办,紧张怎么办等问题。很多家长在逼迫幼儿学习艺术的时候更多将重心放在技巧的训练上,没有把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放在重心位置。例如,一位没有见过大海的幼儿,在去海底水族馆观看水母时感觉非常精美,在回酒店休息时找出便签纸把看到的水母画出来,欣喜的展示给父母看讲述她的感受。幼儿在观看到自然之物时,应该想到的是是否美,自己是否喜欢,而后再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在表达过程中也是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才是艺术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和意义。[4]

五、艺术教育的价值走向

随着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之产生了很多艺术产品,其中也包括艺术教育这个产品本身。此时的艺术教育应该从追求工具价值走向精神价值,学龄前的幼儿亦是如此。当然幼儿在学龄前的时期在进行某些艺术教育的时候,需要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些训练是他们能否更好表现想法的基础,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在早期过早的进行过于机械的训练可能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比如舞蹈教育,会对幼儿形体和动作灵敏发展有好处,但是过分强调什么节拍做什么动作,那幼儿可能没有时间去欣赏和感受舞蹈,在根据成人提供的随机音乐进行即兴舞蹈时,可能就会表现出这样的问题出来。[5]

艺术,使人成为人,只有人才可以欣赏和创造艺术作品。审美是其核心价值,作为公民素质的最高又非硬性要求。教师和家长在强调幼儿认知等方面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或者是误解艺术教育的意义,还原艺术本身的价值,让幼儿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首先享受艺术本身带来的精神价值,再给予幼儿艺术环境的、美的熏陶。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有着好奇的心理、发现美的眼睛、表达美的欲望,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不要舍本追末,看浅了、看窄了艺术教育的价值,让幼儿拥有一个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艾伦·维纳,塔利亚·R·戈德斯坦,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回归艺术本身 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美]格里格,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英]赫伯·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5]丰子恺.艺术教育[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于丹(1986-),女,汉族,辽宁鞍山市人,助教,教育硕士,单位: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