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真情实感缺失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0-26 11:01侍逸意
关键词:习作情境情感

侍逸意

【摘 要】

在众多高中作文问题中,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情感缺失,或者是情感表达的空洞与虚假比较普遍。缺乏真情实感是让文章缺少可读性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化解这个问题,在有效的作文教学的指导背景下,让学生可以写出更多具备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是很值得教师研究的教学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 作文 真情实感 缺失 问题 对策

即使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在习作上的各种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写作时语言表达的不够流利准确,审题立意的不够深入有效,这些都十分普遍。在众多问题中,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情感缺失,或者是情感表达的空洞与虚假,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一篇文章的质量。缺乏真情实感是让文章缺少可读性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化解这个问题,在有效的作文教学的指导背景下,让学生可以写出更多具备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是很值得教师研究的教学问题。

一、设计情境激发内在情感

学生的习作中之所以会存在真情实感表达的缺失,一个很直接的造成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于写作过程的兴趣。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一谈到写作文还是有畏惧心理,写作训练还是一个难关,在这种心理的伴随下学生很难自由表达,更难写出有内在情感的内容。教师要充分解读学生的这种心理,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出发,让学生可以逐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会更真实感人,情感也会更加充沛。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的手法,将更多轻松有趣富有色彩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比如,教师可以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是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情境,透过这些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观察感受,随后指导大家结合情境进行写作。有了情境的依托后,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如何下笔的问题会很大程度有所改善。当学生能够找到具体的写作素材,并且有想法和观点想要呈现时,写作的欲望自然会更加强烈,文章中流露的真情实感也会更为充沛。

教师要灵活的设计课堂,这样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真情实感的表达。比如,一位教师在作文课上,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倒上满满的一碗凉水,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搞一次活动,看谁能端着水绕凳子和老师走一圈而滴水不洒,如洒一点,中途告退。活动完后,想想有哪些感悟。”大部分学生以失败而告终,也有个别学生满怀信心,沉着冷静,仔细走好每一步,最后没有让水洒出来。学生不仅参与活动的兴致很高,活动结束后学生明显会有各种感受和想法产生。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进行习作,学生可以将自己当下内心的很多想法与感受进行真实与具体的呈现。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写出的文章不仅具备真情实感,也会融入很多学生内在的想法感悟,这样的训练方式无疑是激发学生写作时情感流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二、透过故事引发内在感悟

高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中,材料作文是很普遍的一种类型,训练学生对于写作材料的理解与解读能力,这也是这个时期写作教学的一个能力培养方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课堂上,在选取写作材料时多找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内在情感的范本,故事类题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故事范本首先会相应降低阅读门槛,不仅会让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高,学生理解故事的难度也不会太大。如果是那些富有深意或者哲理的故事,读完后往往会让学生立刻受到触动,并且内在的情感会有所激发。这时再来让学生进行习作,学生会更倾向于表达内在情感,当文章中能够做到真情流露,这篇文章的质量自然也会更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选取故事性材料时要具备针对性,多选择那些容易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素材。比如,著名的国画家丰子恺的一篇散文《竹影》,叙述了小时候如何在父亲的引导下步入国画之门的故事,反映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引导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学生们读完这个故事后,立即展开了讨论,回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有的感慨,有的自豪,内在情感纷纷被激发。在这种有效的教学铺垫背景下,教师再来引导大家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的习作中的情感表达明显更为充沛,文章也更加情真意切,可见这样的写作训练方式可以多加采用。

三、穿插灵活有趣的随笔训练

学生之所以在习作中存在情感匮乏或者情感不真实的问题,这其实一定程度和写作训练的主题及内容十分僵化有直接关联。如果写作主题或者写作要求十分陈旧,无法激发学生探讨和表达的欲望,学生自然无法在写作时融入情感。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教师便可以有意识的在写作训练的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以及在写作指导的形式上有所调整与变化。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灵活有趣的随笔训练,给学生的写作过程和语言表达提供更大的实施空间,让学生在更为自由的写作环境和氛围下真实表达自己,这样的习作中自然会有很多真情实感的流露。多展开这样的训练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写作与表达的乐趣,随着学生写作越来越娴熟,在文章中传递情感也更容易做到。

一位教师在阶梯教室上作文指导公开课,由于椅子的坐板和桌子的面板都是活动的,学生玩兴很浓,“劈哩啪啦”响了几分钟才停下来。开始上课了,老师说:“刚才大家研究这活动桌椅很投入,那么请你试着把你的研究结果写出来好不好?”课后有的听课老师还以为是上课老师特意安排这个练笔的,殊不知是教师随机应变,但是却发挥了非常好的写作教学效果。这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插曲不仅成为了写作主题,在这种趣味化的写作情境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更为浓厚。大家纷纷结合自己刚才的行为和体会进行生动有趣的表达,文章不仅活泼俏皮,也有很多非常直接和质朴的情感流露。

【参考文献】

【1】董蓉.中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缺失的归因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王梅弘.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秦玉莲.初中生真实写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4】黄旭午.真性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杨进红.回归作文训练的本体:真实地写作【D】.广西师范大学, 2003

【6】王白云.為作文真情实感说补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6)

【7】崔海珍.高中作文现状呼唤科学的作文教学序列【J】.中学语文,2009(15)

猜你喜欢
习作情境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台上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