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2018-10-26 11:01章黎
关键词:意境诗人诗歌

章黎

读诗使人灵秀,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也是人类古老文明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它不仅用词简洁,而且寓意深厚。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们对文学的欣赏性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而且,学习诗歌,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开拓视野,启发智慧,为学生们的文学培养奠定基础,提高文學修养,并陶冶高尚的情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有了诗和远方。

一、当今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于诗歌方面的教育现状,并不是很乐观。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小学语文老师自身的文学素质也是有限,并不能将诗歌之美有效传达。对于现书本上的诗歌教学课,仍然是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跟着读的这种情况,无法达到让学生们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充分理解,领悟不到诗歌之美的魅力。满足不了学生们对诗歌运用的需求。身教重于言教,小学语文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对诗歌的理解,也还有欠缺和不足,如果老师自己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出口成章,知识渊博,那么学生也会在老师的熏陶和影响下,对诗歌感兴趣,从而爱上学习诗歌。

然而,在当今应试教育考试上,诗歌试题的占比并不是很大,所以,大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地教育上,还是以应试考试内容为主,强化复习知识点之类。对诗歌部分,也以“填鸭式”为主,只是要求学生熟练背诵和记忆,对于理解和应用,则传授的不多。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除语文考试内容外,还在数学、英语上等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这样,小学生学生诗歌的在校环境就更加有限了。

二、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改革方法

针对于现小学语文诗歌的教育现状,想要更好地将诗歌教学传授给学生们,就要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首先,老师们要勇于打破现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改变原来让学生们只是机械地背诵诗歌内容方式。而是要换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例如,大声朗读,通过学生们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大声朗读中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含义及诗歌所内含的精华。另一方面,学生们在全身心投入到诗歌朗诵中,也能加深感受到诗歌自身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领会诗人在写诗时那种心境和感情,从而体会到诗歌的全部节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在诗歌教学中,大声朗读的意义所在了。其次,由于学生个体上的差异不同,如年级、性别、爱好等,所以老师在授课里,尽量应该因人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倡导个性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诗歌的热情。增强互动,设定教学场景,让学生们在学习诗歌中,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氛围和气息,更好地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印象。最后,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还尽量给诗歌这种文体留有一定的空间,将各种学科的授课时合理规划。在教学形式上,也应开展多样教学,如举行诗歌大会,诗歌征文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诗歌的热情,让诗歌这种艺术,深深植根于小学生的心中。

三、小学语文诗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影响

小学语文诗歌对学生们的人文素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为学生们讲解诗歌的美妙和画面感。如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就很大气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配以动态图片和实际场景,让学生们在学诗歌的同时,画面感也同时映入脑海。这样,他们就能更深地体会到诗歌语言的精妙了。

(二)深刻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一首好的诗歌,一定蕴含了一种美好的意境,如李白的《赠汪伦》,其中每一句都有精妙之处,将欲行写的是马上就将要离开,忽闻写的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踏歌声,则表现诗人朋友踏歌而来,为诗人送行的出场意境。然后诗人又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做对比,与诗人和朋友的感情想比拟,来说明这种友谊的深厚与真挚。整篇诗歌,不过短短四行,却将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的场景,描绘的十分细腻和感人。这种意境之美,则是诗歌的独有魅力之处。

(三)正确树立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

小学生年纪,正是人生少年阶段,心智都尚未成熟。所以,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诗歌则是诗人对时事、意境等真实感受和表达,在诗词中体现了诗人特殊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能折射出许多人生道理,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学生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道理,从而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结 语】

每一首诗歌,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饱含哲理,也包含了诗人细腻的感情。小学语文诗歌的学习,不仅可以借鉴诗歌中的人生道理,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意境诗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春色满园
愤怒
一朵花的意境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诗歌过年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