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10-26 11:01周峰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有效性

周峰

【摘 要】

体育课程是小学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生强身健体的根本,能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的本质及宗旨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对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质以及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要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还要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小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本质及教学宗旨

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小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渐降低,而体育的教学与健康紧密相连,通过小学体育的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有三大宗旨:第一,为了强健身体的体育宗旨,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为本,利用一些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第二是应试宗旨,在升学的过程中,体育占一定的比例,从小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有效的推行小学体育教育,高校的完成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第三,竞技体育宗旨,体育竞技比赛在国际上是一个光荣的项目,小学体育小学过程中完成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需要培养体育人才作为国家的体育人才后备军,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体育人才。重视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迫不可待。

二、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律性,体育课堂教学低效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多动,自律性不强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没有完全发育,在各方面需要教师多家指导和辅助,需要教师作为指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对运动技巧进行学习,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小学教学器材不完善,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一些学校把体育器材建设的经费用到其他方面,导师体育建设经费缺少,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教学器材,一些教学内容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抑制了了学生体育发展的空间。

3.教师不够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体育课程重视不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可是较少,教师不够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在上课时只是进行简单的几何,做一项体操运动,然后解散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指导,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小学体育可有可无,在期末时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科目占用,小学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的发展。

三、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自律性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保证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并且制定一定的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自律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运动技巧,做到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完善体育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率,如果没有相关的教学器材,会导致一些教学内容无法实施,按照《小学体育设施和设备配备标准》来建设,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学校加强对小学体育的建设,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及时的统计和更换,不断的对体育设备进行完善, 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一个完善的环境,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

定期的对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性,提升教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增强教师对小学体育的责任感,让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认真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督促教师为学生做好模范,加强体育在个科目中的重要性,尊重体育课程,并且培养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的发展。

4.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爱好程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利用游戏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等提高学生对小学体育的兴趣,增加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5.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体育项目丰富多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学生爱好和特长,并鼓励其发展,并传授其相应的运动技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自己的特长中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现代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对于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体育的重视度,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体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新一代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兴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

【2】陆秋,苏祝捷,高钺.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遼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0)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有效性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锻炼
新发现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