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浅议

2018-10-26 11:01王芹
关键词:深度文字高中语文

王芹

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字句的理解深度,学生文字的逻辑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悟性,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渐深的阶段,相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学生的理解深度逐渐加深,尤其是阅读方面,学生能够通过高中阅读课程的授课逐渐的提升文字逻辑运用能力,真正的掌握字句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消化,对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关系到字、词、句,不单单是这样,还是字、词、句之间的结合,字、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字、词、句的辨别,即字、词、句的三重作用。相对于初中的文字理解,高中语文阅读加入了阅读文章的深度,字、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对学生的记忆是一种挑战,学生记忆力的增强更是对语文阅读深度的加深。素质教育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一方面要求学生自身对文字的理解加深,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高中语文阅读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大脑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一、兴趣化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参与性

高中语文深度的增加,使得学生对阅读逐渐的失去兴趣,如果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没能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当中,例如不断的打断、文章本身无趣等等,学生不能够将全身心的进入到文章当中,那么,在阅读之后只能是千篇一律,不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深刻理解文章当中某段文字的深层意思,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就是没有提高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没能展现出来,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几乎没有。因此,授课教师要转换进入阅读环境的引导方式,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同时,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授课教师可以自带文章阅读材料。例如,对荀子的《劝学》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授课教师创造一种引导,“如何”等词,让那个学生顺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和思考。

二、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深入阅读的基础。授课教师在进行讲课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在思维上进入到文章当中去,通过问题式、交流式等方式使得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理解渗透到作者所讲述的事件或者是议论当中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更好地提升阅读的有效性,还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致,即生活化阅读教学方式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有利于其对文章的理解深度的增加,同时学生也能培养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主要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如,韩愈的《师说》中,学生要认识到教师在传道受业解惑中的重要作用出发,授课教师呈现如今“耻于从师”“诽谤”等的错误观念,学生带着这些字词去通读全文,并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和这些现象对比,学生参与回答。

三、结伴式阅读,助力学生理解深度

学生在自身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要相信“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方式和深度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抓住这种不同,并能运用到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上来。授课教师要让这种不同的理解展现在课堂上,或许理解都是对的,只不过他们是处于不同的环境,思考的方向不同,体会到的作者的意思也就不同。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这种存在的不同,会思考自身理解深度的缺陷,通过不同方向的思考,加深自身理解的同时,又能获得其它方面理解深度的学习和强化,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生活中充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高中生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材文章的阅读,更是对生活的阅读。例如,对《雨巷》《断章》《错误》的阅读学习,学生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授课教师就顺其道而行之,课下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三五成群的研究一篇课外阅读文章,首先是自身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几个小伙伴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同学之间的意思,归纳总结,在下一堂阅读课上呈现,要求本节课只分析这一篇文章,学生自主组织学习,思考和回答,完全将课堂教给学生,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

四、大讨论,师生共同提高

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因为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通过不同的方面反应出来的。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之上,营造出一种大讨论的氛围,学生参与其中,授课教师也参与其中,授课教师在其中是一种思维方面的引导者,当学生理解深度需要加深时,授课教师指出学生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思考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更能加深阅读,理解文字的重要作用,加深课堂教学的师生参与性。“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样的氛围,学生和授课教师也都能不断的加深自身的理解,学生是阅读方式方法深度的加深,授课教师是教学方式方法深度的加深,一举两得。

有些文章很适合师生共同讨论。比如《沁园春·长沙》,不仅仅是学生毛泽东当时的处境的理解,更是能够通过“寒秋、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谁主沉浮”字里行间流漏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授课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所处环境、命运、报复等方面去思考,其所处的环境长沙秋景的描绘,给予作者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并表达以天下为己任反对敌对势力的豪情壮志。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的是学生参与,学生和授课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单方面的提升不能体现授课有效性的提升,阅读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全面性、主觀性较强的课程,阅读不仅仅体现在对教材文章的认识理解能力,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授课教师要变化授课方式,不断创新授课方式,不断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和思考深度的加深,只有这样,学生阅读有效性才能体现出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深度文字高中语文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梦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