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分辨CT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2018-10-29 01:55王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王野

【摘 要】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确诊的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高分辨CT检查和评价。结果:针对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高分辨CT确诊敏感性为85.7%显著性高于肺功能检查的确诊敏感性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肺功能检查指标FEV1、FEV1/FVCmax、TLC和R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高分辨CT的定量指标全肺、右肺和左肺E/L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其应用价值明显高于肺功能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22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主要特征是气道存在慢性炎症的病变,气流不可逆受限阻塞,是一种有极高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的肺部疾病,可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1-2]。COPD发展至中晚期,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有显著性的增涨,因此,COPD的及早确诊、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3]。作为COPD临床确诊和分级主要手段的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在早期COPD检查中因其有敏感性较低、耐受性较差的缺点,从而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4]。高分辨CT(HR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耐受性,在细气管疾病的影像学评价和诊断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文献表明HRCT在COPD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7],但在早期COPD的诊断中相应的临床报道有限。笔者研究并探讨HRCT检测在早期COPD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14年2月—2015年10在该院收治的确诊的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早期COPD患者,整群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早期COPD 56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5.8±8.7)岁。纳入标准为: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8];②处于早期;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为:①肺部肿瘤或肺结核患者;②合并弥漫性支气管炎、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其它支气管疾病的患者;③胸廓畸形、胸部进行过手术治疗的患者;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患者;⑤依从性较差,对该研究不予配合或拒绝接受相应检查的患者。

对照组为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0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3.9±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PFT检查和评价指标 对两组均采用肺功能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有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肺活量(FVCmax)、肺总量(TLC)和残气容积(RV)。

1.2.2 HRCT检查和评价指标 两组均进行HRCT检查,檢查者双手抱头,仰卧位,于头部进行后开始吸气,并于吸气末屏住呼吸,在此瞬间由肺尖至肺底进行全肺的高分辨率的CT扫描,相关参数设置为:间隔1 mm,层厚1 mm,功率120 kV,毫安数250 mAs,旋转时间设置0.8 s,准直128×0.625,扫描时间4~6 s。通过软件自动生成肺气肿容积(E)和肺容积(L)的数据和图像,软件自动计算得到E/L值,即检查者肺气肿容积在肺总容积中的比例。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x±S)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两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诊断的敏感性 观察组通过HRCT检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48例,敏感性高达85.7%,通过PFT检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16例,敏感性仅为28.6%,HR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敏感性远高于PFT,经χ2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通过HRCT和PFT检测未有检查者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对早期的COPD进行确诊,通过PFT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敏感性仅为28.6%,通过HRCT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敏感性高达85.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实了该文中阐述的HRCT更适合对早期COPD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确诊率,而PFT检测早期COPD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不适用于早期COPD的诊断;通过PFT指标中FEV1、FEV1/FVCmax、TLC和RV的分析,观察组指标虽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以PFT指标来诊断早期COPD的可行性不高,文献报道[15]PFT检测早期COPD的误诊率高达24%,该文研究结果也证实了PFT诊断早期COPD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和缺陷的证实;通过比较分析HRCT定量指标,发现观察组全肺、右肺和左肺E/L值高达4.3、4.1和3.7,远高于对照组中相对应的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报道[16]HRCT检测早期COPD的诊断敏感性73.2%,特异性高达88.8%,该文研究结果也证实了HRCT能早期COPD做出确诊,在HRCT对COPD定量分析中有着明确的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HRCT对不仅可对早期COPD病变部位进行直观显示,而且可通过定量指标进行判断分析,在COPD的早期诊断中其应用价值远高于PFT,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美玲,张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 82-85.

[2] 夏杰,谢俊刚,徐永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53-57.

[3] 姚婉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改的说明与思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 243-245.

[4] 郑劲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检查中 FEV1与IC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 (S1): 1-4.

猜你喜欢
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