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餐造影与CT检查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2018-10-30 09:41陶宏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CT诊断食道癌应用价值

陶宏美

【摘 要】目的:研究比较钡餐造影与CT诊断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病理证实为食道癌的2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分别采取钡餐造影与CT检查技术,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钡餐造影检出准确率为83.3%,CT检查检出准确率为79.2%,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钡餐造影与CT检查在食道癌诊断中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诊断食道癌中各有优势与不足,在诊断时将两种检查方式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为临床判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钡餐造影;CT诊断;食道癌;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4.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25-01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为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地区[1]。针对胸中段以上食管癌的治疗以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与胃吻合重建术为主。当颈部吻合口内瘘纵隔、胸腔时,会形成特殊类型的的吻合口瘘,对其进行处理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本次研究中在对食道癌进行诊断时分别采取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经检查后对比其检查结果,现将此次研究详情做出如下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经病理证实为食道癌的2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分别采取钡餐造影与CT检查技术。14例患者为男性,1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在42~70岁之间,平均(56.0±8.5)岁,临床表现有吞咽困难、声嘶、体重下降等。

1.2 方法 钡餐造影:使用仪器为岛津胃肠一体机,患者采取站立位,同时口服250%(w/v)硫酸钡,并对钡剂通过的情况、黏膜破损程度、狭窄程度等现象进行观察;CT检查:将扫描层厚设置为5mm,Pitch=1,在病变部位5mm采取薄扫,将优维显100ml(300g/L)作为增强扫描药物,通过肘静脉进行注射,将注射的速度控制在2.5~3.0ml/s之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 以结果P<0.05定义为有显著性差异,用%表示计数资料并行X2检验,所有数据皆经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食道癌病变部位 1例患者癌肿在颈段部位,3例患者癌肿在胸上段部位,10例患者癌肿在胸中段部位,9例患者癌肿在胸下段部位,1例患者癌肿在段腹部位;2例患者病变长度低于3cm,9例患者病变长度在3~5cm之间,9例患者病变长度在5~10cm之间,4例患者病变长度超过10cm;21例患者为中鳞状上皮癌,3例患者为腺癌。

2.2 钡餐造影检查结果 病变部位显示均较为清晰,其表现为局部黏膜迂曲、紊乱或中段,钡剂在通过的时候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病变上方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例患者少量钡剂在通过是进入至右主支气管,从而形成了食管-支气管瘘。7例患者为中髓质型,6例患者为蕈伞形,4例患者为溃疡型,1例患者为硬化型。

2.3 CT检查结果 经检查4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食管壁增厚、管腔内肿物影,另外2例患者消化道经钡餐造影显示病变的长度低于1cm,而CT检查没有扫描出病变。5例患者为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患者为侵犯气管或支气管,在这其中与支气管形成窦道患者为1例,2例患者侵犯主动脉,2例患者侵犯心包,1例患者肺转移,1例患者肝转移。

2.4 两种检测方法准确率的比较 钡餐造影检出准确率为83.3%(20例),CT检查检出准确率为79.2%(19例),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6,P>0.05)。

3 讨论

临床在诊断食道癌时通常采取钡餐造影,检查者病变部位可见黏膜皱襞增粗、迂曲等现象,充盈缺损。①髓质型:病变范围比较长,病变上下缘与正常食管分界不是很清晰,主要为移行性;②蕈伞形:病变为菜花状,阻塞了食管腔,食管上段管腔呈扩张样,病变的边缘较为锐利;③溃疡型:主要为长行龛影,且大小各部相同,钡剂在通过的时候受到的阻碍性不大,自觉症状比较轻,病变极易侵犯周围组织;④硬化型:对称性狭窄,病变的范围比较短,病变上方管腔扩张,而病变下端则为漏斗型,这类患者自觉症状较为严重且病情短,内窥镜想要进入有一定的困难。

CT检查诊断癌肿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很大的优势[2]。①食管癌管壁增厚:管腔内可见肿物影,通常情况下超过5mm为异常,表现为局限性管壁增厚[3];②纵膈淋巴结肿大:自食管周围区域、纵膈及其他部位淋巴结直径在10mm以上均判定为转移,伴有肺或纵膈炎症也会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各别患者淋巴结直径低于5mm也出现转移;③周围器官侵犯:有气管、支气管等,食管癌患者均瘦弱,没有脂肪层,想要精准的判定应结合MPR技术;④远隔转移:可向肝、肺等转移,所以应对上腹部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钡餐造影更全面直观的观察的病变部位,在估算病变长度时较为精准,清晰有效的将黏膜情况、食管腔狭窄程度等功能显示出来。显示食管黏膜病变较为清晰,但是针对周围脏器及淋巴结及有没有远处转移等现象不能很好的确定;CT检查可精准的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与对周圍脏器的侵犯现象,更准确的评估了手术方案等。各别食管癌重阻塞管腔内窥镜与造影剂皆不能通过,而采取CT检查时则不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但是CT检查通常为8~10mm层厚扫描[4],因此所检出的病变长度与实际的病变长度短一些。

总体来说,钡餐造影与CT检查在食道癌诊断中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诊断食道癌中各有优势与不足,在诊断时将两种检查方式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为临床判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严海霞.X线钡餐造影对食道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5,12(36):80-80.

[2] 黄慧艳.探讨食道癌的DR影像及CT征象结合组织病理学对疾病的诊断意义[J].医学信息,2015,13(z1):182-182.

[3] 秦军.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443-444.

[4] 周为威.食道癌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CT扫描进行诊断结果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4):571-572.

猜你喜欢
CT诊断食道癌应用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药治疗现状
Eu-苦瓜多糖复合物的合成、抑制食道癌细胞增殖及与DNA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