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观视角下的小学数学竞赛

2018-10-30 09:42陈昕烨张婷郭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

陈昕烨 张婷 郭超

摘要:新课改以来,素质教育观已深入人心。于是,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成了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有的人认为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要确保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然而数学竞赛被多数人认为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活动,所针对的学生范围过小,无法真正实现教育意义,实则不然。本文将从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意义以及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竞赛活动的实施策略进行陈述,浅谈小学数学竞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竞赛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03

一、小学数学竞赛活动的特征

由于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具有基础性、趣味性、超前性和竞争性这四大特征,所以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全民数学素质能起到积极作用。众所周知,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加之小学数学竞赛活动的特征也奠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 基础性

数学竞赛虽都具有较强的竞赛性,但是它所考查的内容并没有超越数学知识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阶段所接触的竞赛知识的内容均源自于书本,在正常情况下所强调的是课堂难点以及要求学生发散思维的部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依然具有基础性,只是相对而言基础性程度较强。

2. 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非凡强烈。”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新奇有趣的知识和巧妙奇异的解题方法面前,学生被数学所展示的神奇魅力所吸引,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在求解过程中,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后得到茅塞顿开的惊喜,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钻研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解决疑难的渴望。

3. 超前性

小学生最早接触到的超越课本的内容基本都来自于数学。小学生数学竞赛不仅是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且还能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发挥提供绝佳的舞台。组织小学生参加竞赛便是为积极探求知识的学生构建发挥才智的场所,在这个地方,学生能够不被课本限制,从而打破常规、质疑权威、实现创新,有助于促进学生将自身的天赋与聪明才智发挥到最大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 竞争性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也必须跟着发展起来,且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事实要求我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教育重视竞争能力的培养要做到从小学生做起,让竞争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一个要素。小学数学竞赛顾名思义就是小学数学竞技比赛,在这样的竞技比赛中往往每个人都是强者。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正是为学生提供了竞争的机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和百折不挠的思想品质。

二、数学竞赛活动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螺旋上升的,数学也不例外。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基础向高深延伸,从而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而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就处于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尖端。

小學数学体系中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等相关的基础知识都是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有规定的课时和时间,是面向每位学生的保底教学;而小学数学竞赛则是一种上不封顶的教学,它以数学学科为基础,不断向四周延伸,无法限制无法终止,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这样既能保证全体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能让有余力、天赋较好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和素质教育不仅没有阻碍作用,反而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因为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中应注重对小学数学竞赛活动的有效组织

素质教育观下的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体现出了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此方面教学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实践。

1. 在小学数学竞赛课程教学的设计方面

首先,应做到对小学数学竞赛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其知识点进行分类,初步把握各项知识概念,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阶段性和连续性;其次,小学数学竞赛试题丰富,内容全面,几乎涵盖了小学甚至更高层次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知识储备水平和认知情况出发,有重点有取舍地做专题选讲;最后,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时要用核心问题引导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导出结果;教学环节应从问题条件出发,推导归纳公式,这一步骤有利于思维活动的展开并提升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2. 在小学数学竞赛活动的实际教学方面

首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数学竞赛的教学,一味做题讲题只会使学生对于竞赛知识的学习失去信心,必须转变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竞赛活动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与技巧,不如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这样学生做题就可以不依赖于教师的力量,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快感与喜悦;其次,教学要有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其一,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竞赛教学讲求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这对于提升学生解答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其二,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竞赛的热情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我探究能力,不断发现自身的潜力与能力,提高自我认识;同时需要课上教学与课下辅导相辅相成,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解答与帮助,以及适当的赞扬与鼓励。

(作者单位:①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②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③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我们爱数学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