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2018-10-31 07:10罗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罗锋

摘 要 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好的心理素质。当前的中职生在面临毕业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说过度的紧张或者,感觉就业前景比较渺茫。所以本文从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出发,并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中职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中职教育中,广大教育者广泛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更加需要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关注。

1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背景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学生毕业后所需要承担的压力也在逐步加大,導致学生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逐步增加,具有低年龄、高频率的特点,一部分的中职生都患有不同的心理问题,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下,会使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目前学生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中职院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以及正常学习,甚至对学校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建设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1由情景变化产生的心理压力

从学生的中学到中职院校的这段时间属于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对新入学的学生,现面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条件时,很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引起多种心理问题,而且学生生活需要自己料理,也需要自己主动学习,也会使中职生的心理压力提高。

1.2人际关系不佳产生的恐惧心理

在大学期间,学生有着较高的发展需要,渴望可以与更多的人沟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交际能力不强等,都会导致学生出现恐惧社交的现像,拒绝与他人沟通,而且此时期的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心理,在受到个人原因或者社会原因的影响后,无法及时的解决心理问题,引起学生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反应,引起不同的心理病症。

2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1普遍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

从年龄段来看,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7岁左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处于叛逆期,有非常严重的厌学情绪。相比较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生多数是由于之前的学习阶段没有好好学习,导致中考时成绩不理想进入中职学校,因此,相对说来,没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课功底。究其根本,是没有在之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中职生毕业之后不需要在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很多,而他们的年龄成熟尚未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很少有能够对自己未来进行明确规划的学生,甚至有甚多学生认为学习不重要,任务轻松,经常旷课,或者上课睡觉,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

2.2无法满足内心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长成独立的个体,在家庭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有部分学生家境非常贫困,或者处于父母离异,长期与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而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相对比较而言,心理问题较多。其中,父母离异家庭中的学生尤为明显,由于长时间的缺少关爱,心理需求上长时间无法得到满足,很多学生会选择长期上网、沉迷游戏或者打架等多种不正常途径满足内心需求。

2.3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

寄宿于学校是很多中职学生在进入到学校之后的状态,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督,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误入歧途。在长时间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不好的习惯,甚至有很多中职学生因此与社会上的闲杂人等长时间的接触下,形成不良的社会习气。

2.4就业选择过于功利

就现在很多中职学生的就业选择来看,对于工资少、共工作量大的工作,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选择,由于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偏差,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太好的工作不愿意录用,太差的工作不愿意做导致无所事事。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相比,他们的知识层面较低,职能做一些简单的基础岗位的工作,与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相比,他们又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因此,出现了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3如何在中职院校开展健康心理教学

3.1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中职教育在昌图开展以来。都十分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技能。当学生在学习产生困惑时,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焦躁的情绪,甚至是心态失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不要过度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继续深造。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所以在这种思想下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和学习,可以有效排解中职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积极的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在进行具体的心理指导时,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保持平等的状态,在交流时尽量使用。分享快乐尊重体验感受等词汇,教师要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这样学生的焦躁情绪就会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学生也会对教师更加尊重从而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在面对挑战时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3.2教师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产生的最终效果和教师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部分高校师资力量较为欠缺,造成高校教师教学压力较大,如果教师带着这样的情绪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当前很多教师都在进行心理强化训练:包括A级培训,B级培训和C级培训,希望以更加过硬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但是这些培训项目虽然内容广泛,然而强度不大。因此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并举办积极的心理学培训,帮助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灌输,这样教师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教师可以更加沉着地应对,教师在自身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时,还可以通过强大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受到感染,体会教师身上自尊,自信,自爱等优秀品质,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局面。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和教师处在对立的一面。而积极的心理学可以改善这样的局面。让教师不仅成为心理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受到学生积极因素的影响。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发掘自身的潜能。因此,积极心理学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共同成长。

3.3构建积极心理学的教学体系

3.3.1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各个学习中

很多教师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专门的心理健康课中开展,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基本和心理教学没有任何关联,导致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比较缺乏,从而在学生后期的学习阶段难以建立强大的内心。实际上,心里健康教育应在学生的各个阶段进行,比如任课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班主任处理学困生的态度。所以说对待学生,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健康心理教育。尤其是对班主任或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实,意志品质的培养。

3.3.2加强对师生的德育教育

对于积极的心理学来说,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家庭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对问题学生更加关注,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得不償失。因此,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教师学生家长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满足,家长对学校会充满信任,学生对教师会更加尊重,学生的品行也会不断提升。开展积极心理学需要教育工作者真正把学生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并制定出相关的德育方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局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育方式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一切教学都需要建立在师生积极的心理基础上,对于中职生来说,积极的心理学思想如同为他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广大教育者要不断发掘更加适合本校师生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徽.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现代职业教育,2017(05):364-365.

[2] 孙莉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05):93-95.

[3] 王文博.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8):18-18.

[4] 张菁菁.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时代教育,2017(12):47.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