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动的有声语言催开灿烂的智慧之花

2018-10-31 10:29高翔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朱自清烟雾亲情

高翔

摘 要 大家都知道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能说会道”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因此,作为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肩负起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重任,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下面仅略举两例来表明我们在课堂上努力地点燃学生自我展示之火的情景,说实在的,对于一个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徒来说,这些来自现实的亲身经历,堪称永远聊以自慰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学习《背影》的时候,我感到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决心调动学生积极谈论课文中家庭和现实中的家庭的兴致。在作者和父亲生活都很困难的旧时代、困境之中,家人都能表现出如此的相互关爱、浓浓的亲情,那么到了如今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新时代,家人之间是否能像朱自清一家一样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果然,学生很快把目光瞄准了时代的弊端,纷纷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粪土当年万户侯”激愤之情。我看到学生们“动乱的火”被我点燃了起来,立刻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看本质,“是不是说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之间的感情特别是亲情关系越淡薄?”很多学生马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我趁热打铁,就此启发他们把朱自清时代和当今时代人们的亲情观念进行比较,学生们冷静了下来,开始转动大脑搜索隐藏在语言文字下面的有效信息。片刻的沉默之后,先是一个学生,接着二个、三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一个接一个展示出了他们的发现,概括起来就是,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并没有必然关系;要说朱自清生活的饥馑年代人们重视亲情,那么更早的穷苦的古代人们的亲情不是更浓厚?倒推过来就是,历史进步了,家庭中亲情观念越来越来淡薄了,到了如今电子时代、信息时代,亲情就要消失了!岂不是很荒谬?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此种现象呢?学生们在更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并不因时代的改变而减弱!至于朱自清和当今时代的对比,那只是表面现象,这一传统美德只能发扬广大而绝不可淡然漠视!从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渐认识到很多社会现象往往很容易迷惑双眼,需要练就一束智慧的目光,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探察到事物深藏不露的本质;作为教师,我都能察觉到学生渴望著在下一节课中再次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思想的意愿。再举学习《台阶》一课时的有关情景,我记得我精心设计了几个精选的问题,其中之一是:课文有一句“父亲拍拍我的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想一想,父亲的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很显然,“言外之意”是提高了答案的要求、增加了难度,学生刚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大部分同学的分析较为肤浅。我进行了及时的启发:这位父亲说出这样的话来是临时起意还是他经验的总结?含苞的思维之花很快开放,一只只可爱的小手高高举起,一朵朵智慧的火花闪烁在教室:“父亲建造有高台阶的屋子很不容易,他积攒了很长时间!”“父亲今天准备了一块砖,明天准备了一片瓦;今天积攒了一斤米,明天积攒了一角钱。”“父亲明白要做成一件事,必需要做充分的准备。“要想成大事,必先打基础。”“成功的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父亲在告诫儿子,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像盖屋一样,一砖一瓦的做准备,不能急躁、急于求成,否则会导致失败。”……把迷人的目标放进学生的心中,把开阔的道路指给他们的眼睛,然后一声令下“开步——跑!”埋藏在身体里的原始动能就会以不可思议的加速度迸发出来。在下面的语言欣赏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有什么深刻含义?“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该题的设计特别需要学生结合课文具体思想内容,透过表面看本质,通过外在表现探察内在的思想。学生们尝试着说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但我感到敲打智慧之门的声音还不够向亮。我稍加点拨: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盯在了哪里?那飘在父亲头上的一片片旱烟雾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的思维马上坐地起价,(学生:) “哦,父亲肯定是很羡慕别人家的高房子。”(教师:)“那父亲是否只有羡慕的份?”(学生:)“不是的,父亲决心要建造自己的高房子。”(教师:)“父亲在这句话里直接把他的心思告诉你了吗?”(学生:)“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是间接告诉我们的。”(教师:)“好。大家都说一说父亲是怎样间接告诉我们的?”(学生纷纷地:)“是父亲专注的目光告诉我的。”“烟雾是从父亲的嘴中吐出来的,发愁的人往往爱吸烟。”“那摇来摇去的柳树枝好像是父亲的脑袋。”“那飘来飘去的旱烟雾好像是父亲的心事。”(教师:)“很好。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为什么不很快散去?”(学生:)“说明父亲抽烟很多。”“说明父亲心事很重。”“父亲放不下盖房子的事。”“父亲正在为盖房子的事精心筹划。”“父亲家穷,盖房子困难。”……就这样,在表现欲望的驱赶下,在探索趣味的诱惑下,你一言我一语,思想的闸门一旦被打开,智慧的洪水便一泻千里。

从以上这些潦草的生活记录中,我有幸获得一些作为语言教育工作者中普通一员的价值之体验,那就是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孜孜以求地溶身心于教学中、于学生中、于课堂中;假如不是对自身工作、业务之现状感到不满、对自己司空见惯、得心应手的操作流程没产生审美疲劳,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经验及切身体会是不可能付诸文字的。如果要说在对启发学生启动双唇、启蒙头脑、兴致盎然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种环节和活动有什么良方秘药的话,那从内心深处衍生出来的思想莫过于教给学生以人的价值获得感、做人的尊严感,而这两根骨骼的挺立,务必紧紧以智慧之绳缠绕和牵引。一次无论多么庄严而重要的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智慧之花的绽放,那主导学生的陪衬之绿叶将是多么枯萎!一次无论多么无足轻重的课堂学习,如果唤醒了沉睡在头脑中原始的莲子,那教室的荷塘将会摇摆着何等艳丽的荷花!

猜你喜欢
朱自清烟雾亲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永不凋零的亲情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清明话亲情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